趵突泉水位:

趵突时评 | 过一个更加“清明”的清明节

来源:济南网编辑:04-03 09:15

一场疫情让今年的清明节显得格外不同。

其一,为了减少人员聚集,消除疫情传播扩散风险,包括济南在内各地纷纷暂停现场祭扫活动及公祭等群体性活动,代之以网上祭扫。

文明祭扫是个老话题,每逢清明节都要说。只是往年倡导文明祭扫多注重环保、防火、安全等问题,今年是将重点放在了网络祭扫上。

于此,有人或许不太理解。在不少人印象中,清明节上坟、烧纸祭祀先人是传统,以此体现出后人的孝心敬意。事实上,我们祭祀先人的方式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从古时的“三牲四果”到后来的香烛纸钱,至今,一束鲜花寄哀思的方式也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无论方式如何变迁,不变的是对先人的追思与怀念,是对血脉与文化的传承。

《礼记·祭统》中有这样一句话,“夫祭者,非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换成现在的话说就是心祭重于行祭,只要心诚且敬,祭祀的方式并不重要。

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清明节,我们不妨通过网络等文明祭扫方式,燃一瓣心香,献给故去的亲人、朋友与先贤,也借此让文明祭扫的理念深入更多人心中。

其二,这个清明节也是疫情形势好转之后的第一个小长假。宅在家里太久,许多人已经迫不及待想呼朋引伴、摘下口罩到春天里撒个欢儿。对此,我们的建议是,出门踏青撒欢可以,遵循科学指引摘口罩也没问题。但该注意的还是要注意,所谓心中有风景、处处皆花香,切莫扎堆聚集。

不要忘了,虽然疫情防控形势大大好转,但目前防控任务依然艰巨复杂,各地面临的境外输入性风险仍然很高,切莫掉以轻心。

实际上,清明节的涵义很多,并不仅仅局限在祭扫与踏青。其内涵还包括着对生命的敬畏、传统文化的传承、优良家风的颂扬等。过去一段时间,无数人在防疫一线日夜拼搏,甚至有人为此付出生命。这种高风亮节,与战争年代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奉献精神一脉相承。这种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也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所在。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在这个特殊的清明节,在祭扫、踏青的同时,我们不妨对孩子、也对自己,进行一场特殊的生命与文化教育,让孩子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与传承,了解疫情中的责任与大爱。

这种精神的传承和颂扬,会让这个清明节更加“清明”。

原创推荐

  • 客户
  • 无线济南客户端

  • 济南发布客户端

  • 泉城蓝客户端

  • 市中手机台客户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1020100号-1

鲁新网备案号:201653103

广电总局批文 广局[2010]5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证号1907177

公安备案号 37010202001790

济南网 用户反馈邮箱:ijntv_mail@163.com

举报电话:0531-85652768

广电总机:0531-85652114

广告合作:0531-85653065

国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