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济南|济南网 民生 无线济南

我老家有一本《共产党宣言》

2021-07-06济南网

我的老家坐落在美丽的渤海之滨,是有着“石油之城”称号的山东东营,这里有一个国家一级革命文物,那就是广饶县刘集村保存下来的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它是陈望道翻译,1920年8月在上海以社会主义研究社名义出版的。此版本目前仅存世12本,只有刘集藏本有着从城市走向农村,指导农民革命、经历战火的风雨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见证。

今年的4月28号,位于广饶县刘集村的《共产党宣言》陈列馆,经改造提升后正式开馆,而我有幸作为一名游客,走进了陈列馆,了解到这本《共产党宣言》的来历,知道我的家乡人民是如何守护、学习、实践,并从《共产党宣言》中不断汲取真理力量,砥砺前行!

这本《共产党宣言》是全国唯一一本在农村地区传播并使用过的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1920年4月底,陈望道历时1个月“花费了平时译书的五倍功夫”翻译完成《共产党宣言》,1920年8月在又新印刷所秘密出版。这是第一本被完整翻译到国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哺育了早期共产党人,催生了中国共产党,影响了整个中国革命的进程。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都是受它的影响而走上革命道路的。”在广饶藏本《共产党宣言》扉页右下角,盖有一方“葆臣”朱红印痕。他是济南早期团员和党员张葆茝,他经常来往于上海、济南之间,又由于在党内主管“教育兼发行”工作,他收存了这本《共产党宣言》并带到济南。说起这本《共产党宣言》到广饶,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刘雨辉,她是广饶县刘集村人,1925年任职于济南女子职业学校,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经常参加党的活动,那本盖有“葆臣”印痕的《共产党宣言》辗转到了她手中。1926年春节她回家乡过年,把这本书交给了刘集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刘良才。刘雨辉使马克思主义真理从城市传播到农村,为鲁北地区的农民播撒下革命的火种。从大上海到刘集的传播轨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本书在当年的流传之广、影响之大。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曾撰文说:“《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同样,《共产党宣言》一经来到广饶,就深刻影响了20世纪初鲁北农民千年不变的思想观念,推动了革命进程,从此广饶革命的历史面貌焕然一新!

在那个年代,我家乡的共产党人,通过《共产党宣言》明白了“现在的世道不改个样子,穷人家就难以改变贫穷的命运;穷人要改变命运,就得万国劳动者团结起来,跟着共产党奔共产主义。”《共产党宣言》深刻影响着当地群众,马克思主义思想很快在刘集村扎下根并燃遍广饶县。据资料考证,至1927年底,全县建立农会164处、吸收会员5619人,工会12处、会员520人,成立了儿童团、农民协会等组织。这些党群团组织的领导权都完全处在党的基层组织掌控之中,它们构成了党坚实的基层力量。为实践《共产党宣言》提出的“万国劳动者团结起来”,冲破旧社会的藩篱,一大批广饶人走上革命道路,仅几百人的刘集村先后190多人奔赴革命,20多人成为烈士。

后来,这本《共产党宣言》交给了刘集村支部委员刘考文。刘考文把它藏在粮食囤底下,有时封进灶头,有时则转移到屋顶脊瓦下面,一直没有暴露过。1932年博兴暴动失败后,刘考文估计自己可能被捕,为了保住被视为与生命一样珍贵的《共产党宣言》,他将书交给为人低调、忠厚老实、不引人注目的刘世厚。事后不久刘考文被捕,全家被抄。1933年7月刘良才被叛徒出卖,在潍县坊子集上被捕后,被以土匪的罪名杀害。敌人把他的尸首用铁钉钉在潍县城门上示众。当年,国民党在其统治区实行文化独裁,罗列的“禁书名单”中,《共产党宣言》名列榜首,很多人像刘良才、刘考文一样因保存或阅读马列著作横遭厄运。现在《共产党宣言》就像革命的接力棒传到刘世厚手里,他感觉把书保存下去是一种责任。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他把它作为对过去斗争岁月的缅怀,对未来革命胜利的憧憬,对逝者的一份庄严承诺,精心收藏起来,有时藏在屋山墙的雀眼里,有时埋在床铺下面,有时放在麻雀窝里。1941年1月日伪军火烧刘集,干部、战士79人牺牲,群众20人被害,500多间房屋被烧毁。早已逃出村外的刘世厚冒死潜回村中把这本书从火海抢救出来。《共产党宣言》在广饶的经历,逐渐凝聚一种精神,那就是“永听党话、紧跟党走,坚守信仰、追求真理,扎根群众、为民谋利,勇于抗争、敢于奉献,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一代代广饶人在《共产党宣言》真理力量指引下,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现存刘集藏本《共产党宣言》左下角有明显的指渍痕迹和破损,说明这本书当年经常被翻阅。我家乡的前辈们,那些党员干部也是通过原原本本学习和反复研读《共产党宣言》,提升了理论素养,提高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共产党宣言》当年之所以能在广饶农村被广大农民学习并实践,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广饶早期的共产党员在宣传的过程中,采用了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并紧密联系群众生活。比如,把“无产阶级”解释为“啥东西也没有,穷的叮当响的穷人”,把“联合”解释为“穷伙计们抱团”等。这启示我们,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开展理论传播特别是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受众的知识构成、文化水平,必须结合群众的思维习惯、关注热点,用接地气的群众语言表达出来,确保群众“听得懂”,这样才能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进而形成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群众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这是对《共产党宣言》历史地位、理论地位和理论品格的高度评价。正因为《共产党宣言》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指明了救国救民之路,这才是当年广饶县农民学习它的根本原因。这启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新时代、新任务、新形势、新矛盾,急需伟大理论的引领,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特别是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回望陈列馆,我的心中感慨万千,历史雄辩地证明,党对于形势的分析和把握是非常准确和科学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带领我们前进的航向,只有紧跟党走,才能在波涛汹涌的时代大潮中向着我们的奋斗目标顺利前进,紧跟党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将是我们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和法宝。

济南广播电视台电视生活频道党支部 李晓峰

(编辑:孔雪; 责任编辑:郑富强; 终审:孙佳音)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