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水位:

蒙阴县立足生态基础形成五大富民产业 每年蜜桃季后全县金融机构新增存款40亿元

来源:济南网编辑:10-29 14:33

济南网讯  10月28日,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在济南开幕。29日,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城乡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论坛暨第三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蒙阴会议举行。在论坛中,临沂市政协副主席、蒙阴县委书记王丽云围绕“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实践样板”这一主题,介绍了蒙阴县的有关情况。

据了解,近年来,蒙阴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融入黄河国家战略,以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为目标,把“绿水青山”作为“第四产业”来经营,持续探索北方山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生态好、群众富、产业兴”的绿色发展之路,全面叫响“南有安吉,北有蒙阴”生态品牌。今年6月,蒙阴县成为山东省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县。

一、坚持生态立县、生态富民、生态强县这个路径

生态立县是基础,就是保持战略定力,坚定绿色发展不动摇,始终以生态文明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大生态格局,建设山水生态美、城乡家园美、文化风尚美、百姓生活美的美丽家园。蒙阴环境空气质量始终走在临沂市前列,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连年居临沂市第1位,成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连片治理试点县、国家开发银行重点支持污水治理试点县。生态富民是根本,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盲目追求GDP增长,找准生态与富民的契合点,构建起以生态为本、农业为基、农商文旅互促共融的大健康产业,让生态富裕群众。生态强县是目的,就是拓宽“两山”转化路径,不断做强二产,做大绿色GDP蛋糕,增强县域实力,建设美丽富强幸福新蒙阴。

二、抓住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这个重点

生态产业化:努力推动好生态孕育好产品,好产品做成好产业。形成了五大富民产业。立足生态基础,大力发展果、兔、蜂、菌、中药材五大富民产业。蒙阴是中国桃乡、中国蜜桃之都,处于北纬35°蜜桃种植黄金水果带,全县蜜桃种植面积71万亩,年产量20亿斤,均居全国县级首位,长三角60%、珠三角30%的蜜桃来自蒙阴县。立足果业优势,创新党委领导联合社、支部领办合作社,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双领双全”模式,发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310家、联合社16家,与省供销社合作,在全省率先探索山区果园托管服务,托管果园13万亩,入社群众户均增收1.2万元,村集体年均增收3万元。今年,蒙阴县新建蜜桃全产业链示范园,与中国农科院等顶尖院所合作,开展蜜桃基因育种,建立实验室研发平台、大数据平台、价格指数“两平台、一指数”,动态分析全产业链条的30多项数据信息,掌握了28个品种的定价权,为果农搭建了中枢服务平台,蒙阴“北纬35°的甜”蜜桃品牌逐步打响。同时,以大生态为背景,发展壮大生态旅游、生态研学、生态康养等产业,特别是坚持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红绿融合,以争当北方民宿标杆县为目标,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建设乡村民宿片区12个,桃墟镇成为全省首批旅游民宿集聚区。构建了四大循环链条。以果业为基础,形成了“果菌肥”“果虫肥”“畜果肥”“果畜肥”四大循环链条,以“果菌肥”链条为例,蒙阴县将废弃的果木枝条加工成菌棒,种完蘑菇后废弃菌棒作为肥料还田,既解决了废弃果木枝条带来的环境问题,又实现了循环创收,仅此一项就能让全县果农年增收1000多万元。此外,蒙阴县与山农大等院校合作,创新果树种植、羊养殖、昆虫饲养“一种双养”循环模式,被国家专业期刊《农业与技术》推广,蒙阴也成为全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

产业生态化:重点对蒙阴县机械、纺织、物流等传统优势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提升,推动产业绿色发展。以临工智造园建设为带动,推动机械产业智能化发展。与全国工程机械 “链主”企业临工机械合作,投资31.6亿元建设了临工智造园,引进21吨以上挖掘机、5吨以上装载机整机生产,实现了工程机械由小型化转向大型化、全系列突破;引进车用空调器、新能源线束等14个项目,填补了蒙阴县工程机械链条中的空白,实现了从零部件到整机生产的全链条突破。以现代纺织产业园建设为带动,推动纺织产业数字化发展。投资16亿元,建设了现代纺织产业园,打造转型升级、高端引领两个板块,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分散的中小微纺织企业“拎包入住”,招引泰和新材、北京国人等高端纺织项目,引领带动纺织产业“智转数改”,向高端迈进。以现代综合物流园建设为带动,推动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按照大物流、大服务的发展思路,投资13.5亿元,建设了集产业、仓储、冷链、配送、汽贸、会展等“业、仓、流”一体化的现代综合物流园,融入“一带一路”发展。

三、抢占“双碳”发展这个风口

搭建绿色低碳发展平台抓住济临经济协作区建设机遇,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按照“承接、转化、配套、融入”的思路和绿色低碳园区定位,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起步区,重点布局战新产业和智慧物流产业,并按照“济南总部+蒙阴生产”“济南链主+蒙阴制造”合作模式,在蒙阴建设济南“飞地园区”。同时,在济南高新区设立了蒙阴“人才飞地”—蒙阴研发中心,构建“研发孵化在济南,成果转化在蒙阴”的飞地科研模式。

培育新能源储能产业抢抓新能源储能产业赛道,以商招商、亲情招商,通过与国企合作、与高校共建储能技术研究院等,大力发展新能源储能产业,谋划总投资150亿元的10个储能项目,重点推进与华润电力合作的润蒙抽水蓄能项目、与大唐电力合作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与中国电力合作的电化学储能项目,初步形成了涵盖抽水蓄能、空气储能、化学储能的全方位、多元化储能格局,努力将蒙阴打造成新能源储能示范县城。

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场景围绕智能低碳城市建设,正在建设绿色云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通过分布式光伏设施和数字技术,建设零碳园区、零碳社区、零碳校区等一批低碳应用示范场景,目前全县公众绿色出行率达到80%以上。同时,在环蒙山区域开展“净零碳”乡村试点,连村扩面建设碳中和示范区,争做全省“双碳”发展试点示范。

四、把握改革创新这个关键

创新金融投入机制。把突破金融作为重点,建立“一乡镇一银行、一企业一银行、一项目一银行”机制,持续强化政银企、银保担合作,因地制宜探索“生态贷”“碳金融”“GEP贷”等10余项绿色金融产品,今年上半年绿色信贷规模达24.76亿元。今年8月,蒙阴县与省农担、省担保集团签订政担合作协议,全县农担新增担保贷款2.7亿元,通过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增收。

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解决生态产品难度量问题,与中国环科院合作,在全省率先开展并完成县乡村三级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率先搭建起了生态资源大数据和GEP核算双平台,在接下来的成果发布环节,蒙阴县还将启动GEP一键自动核算平台,实现特定区域单元的GEP自动核算。为解决生态产品难交易问题,吸引国有企业、社会资本参与,搭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通过集中收储和规模开发生态资源,创新生态资源招商、经营形式,形成了“闲散土地利用、山水资源整合、沟域综合开发、生态文旅赋能”4种生态产品开发模式,片区化推出项目包10余个。

目前,蒙阴县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已初显成效。一是生态更美了。全县林木覆盖率73%,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100%,成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二是群众更富了。群众安居乐业,收入稳步提升,全县人均储蓄存款7.16万元,每年蜜桃季后全县金融机构新增存款40亿元,绝大部分是桃农卖桃收入。三是产业更旺了。高端装备制造等“六优”产业质效逐步提升,发展电商微商5600家,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30%,全县A级景区19家,年接待游客97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90亿元以上,成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名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编辑:孔雪; 责任编辑:杨秉鑫; 终审:郑富强)

原创推荐

  • 客户
  • 无线济南客户端

  • 济南发布客户端

  • 泉城蓝客户端

  • 市中手机台客户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1020100号-1

鲁新网备案号:201653103

广电总局批文 广局[2010]5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证号1907177

公安备案号 37010202001790

济南网 用户反馈邮箱:ijntv_mail@163.com

举报电话:0531-85652768

广电总机:0531-85652114

广告合作:0531-85653065

国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