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水位:

文化济南,何以“两创”

来源:济南网编辑:12-01 23:01

济南网·天下泉城客户端12月1日讯文化“两创”,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简单理解,就是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是传统文化的沃土,有着多张闻名遐迩的“文化名片”。

图片

第一张“泉水名片”。济南是中外闻名的天下泉城,“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的自然禀赋,为城市文化发展塑造了厚实的内涵底蕴。特别是泉水作为济南的根与魂,赋予了济南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气质与魅力。

第二张“人文名片”。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城子崖下一抔土曾震惊世界。从公元前6000多年的后李文化,到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再至龙山文化,发展脉络清晰,构筑了齐风鲁韵的文化基底。

第三张“名士名片”。在历史长河中,济南一直是名士云集之地。从大舜、邹衍、扁鹊到济南二安、张养浩、李攀龙,再到李白、杜甫、曾巩、老舍,无数文化名士曾在此生活游历,留下众多名篇佳作。杜甫曾在此留下千古名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是对济南名士文化的生动写照。

图片

第四张“曲艺名片”。在北宋时,济南便为词曲盛地。到清末开埠,众多不同的曲种在济南争奇斗妍,蔚为大观。传统的戏园、书茶馆在济南遍地开花,各路艺人都来此登台献艺,群星璀璨、盛极一时。因此,济南又有曲山艺海之称。

第五张“非遗名片”。济南是全国两大非遗节会之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的永久落户城市,截至目前共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13项、省级74项、市级450项。东阿阿胶制作技艺、龙山黑陶、鼓子秧歌、五音戏等非遗项目不胜枚举。

还有第六张“商埠文化”,第七张“工业遗存”,第八张“近现代建筑”……

推动文化“两创”,很大程度上就是要赋予这些文化名片新内涵。近年来,济南市深耕人文沃土、聚力守正创新,将文化“两创”融入城市软实力提升大潮,在让传统文化更加丰富立体的同时,实现与时俱进、在新时代焕发出新风采。

第一张牌,用好泉水IP。作为天下闻名的泉城,泉水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济南所独有的文化特征,其内涵包括名士文化、感恩文化、创新文化等多个层面。济南推动文化“两创”,泉水是个大IP,也是必须进一步挖掘、弘扬的重点之一。

图片

近年来,济南不断深挖泉水文化内涵,积极探索“泉水”与“文旅”的交融。启动“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工作,成功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连续10年举办国际泉水节,推出泉水游路线,全力放大泉文化感召力;同时,把彰显“山泉湖河城”一体的独特城市风貌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在“显山露水”上持续发力,打造泉水亲民平台,让泉水流淌在游客身边,泉文化浸润在市民心中,有效提升了天下泉城的影响力。

第二张牌,写好流量文章。文化“出圈”,流量是关键。大流量能够激发文化活力,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爱上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超然楼亮灯瞬间”“趵突泉”“华山湖”“洪楼教堂”“济南市博物馆”“济南国际双年展”“老商埠”等网红IP持续走红网络,吸引了众多游客特别是年轻人前来打卡。济南市利用这一机遇,致力打造网红城市。比如,在超然楼爆火后,借机启动“遇见明湖”项目,推出相关文创产品,推动网红变长红。

图片

众多打卡地成为网红,一方面是社交平台的助推,但更重要的是源于济南深厚文化底蕴的支撑与吸引,这也是济南打造“长红”城市最深沉的力量。走红的济南吸引着大流量,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济南市重点监测的22家旅游景区点累计接待409.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9224.1万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增长237%和140.5%,上榜“全国十大周边游目的地城市”。其中,最具老济南特色的曲水亭街、百花洲、芙蓉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泉水生活游、非遗体验游、文化创意游、美食品鉴游等文旅产品更是广受好评。吸引流量、借力流量,能够向外界展示出济南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与现代城市发展的澎湃活力,激发出更加强大的文化动能。

第三张牌,做好古为今用。时代在加速进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从未停止。文化“两创”,一定意义上就是要将优秀的人文历史积淀,发掘新引擎、探索新领域、引入新载体,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近年来,济南在做好保护传承的同时,积极探索对老建筑、工业遗产等场所的活化利用,取得显著成效。比如,具有百年历史、历经沧桑的胶济铁路济南站德式建筑站房改造为胶济铁路博物馆,展现胶济铁路从一条殖民铁路变成一条富民强国铁路的百年铁路变迁史,成为目前省内唯一“原址、原物、原貌”火车站改建而成的铁路博物馆。再如,济南成丰面粉厂旧址在加固修缮后成为集电竞赛场、元宇宙餐厅、博物馆、美学空间、潮流基地、众创空间于一体的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百年老建筑“重获新生”的同时,也保存下了一段历史记忆。

图片

针对非遗等优秀历史文化,济南出台保护政策,启动非遗名城建设行动,开展非遗进校园、乡村、社区等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增强自身传承发展能力的同时,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如今,越来越多的济南青年人接过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力棒。

图片

与此同时,济南市还加快推动传统文化走近市民身边,融入大众生活。建设博物馆之城,力争到2025年,全市博物馆数量达到150个,年展览数量达300个(次)以上。今年国庆节期间,“博物馆游”一度成为市民游客的热点选择。打造“登场了!泉城文艺厅”城市文化宣传品牌,通过“文艺+文化+文旅”,成为展示新时代省会文艺水平的重要载体、塑造城市良好文化形象的重要平台,让济南的网红效应、超然现象进一步提质增效,提升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开展“艺起济南吧”活动,组织众多艺术院团走出专业小舞台、融入城市大舞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为广大游客网友献上一场“艺术大餐”,得到广泛好评。

图片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灵魂,缺乏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的城市是苍白而乏味的。只有能激发思古之幽情、能品味独特文化韵味的城市,才是活生生、灵动的城市。随着文化“两创”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传统优秀文化在济南被挖掘、传承与弘扬,融入市民生活、滋养城市文明,在推动崇德向善的同时,也成为这座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最为深沉与持久的力量。

来源:“城在北纬36度”微信公众号

编辑:靳保海

(编辑:杨思思; 责任编辑:曲萧琳; 终审:郑富强)

原创推荐

  • 客户
  • 无线济南客户端

  • 济南发布客户端

  • 泉城蓝客户端

  • 市中手机台客户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1020100号-1

鲁新网备案号:201653103

广电总局批文 广局[2010]5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证号1907177

公安备案号 37010202001790

济南网 用户反馈邮箱:ijntv_mail@163.com

举报电话:0531-85652768

广电总机:0531-85652114

广告合作:0531-85653065

国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