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朝鲜战场,王务益兢兢业业,为前方将士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九死一生,为抗美援朝立下汗马功劳。回到祖国,他扎根农村,投身教育,奉献自己,帮助身边的人。九十余载,他书写了平凡而伟大的人生篇章。
在山东省荣军医院的病床前,记者见到了这位92岁的老兵王务益。虽然不久之前突发脑梗,但经过治疗老人依然干净利索,神志清朗。在这里,记者也见到了王务益一枚枚泛黄的军功章,那些炮火连天的岁月仿佛又回到了王务益的眼前……
数架敌机轰炸下死里逃生
时间回到上世纪四十年代,1945年2月,还在上高中的王务益与全校学生一起集体参军。此后几年,王务益入川进藏,辗转朝鲜。在朝鲜战场,王务益经历了无数次生死瞬间。有次王务益他们部队运送给养的物资,敌军数架架飞机在天上狂轰滥炸,当时车队大部分都驶过危险区域,但还剩下王务益他们后边的几辆车。这时,飞机一个炸弹下来,车辆翻到了山崖下面,结果只有王务益和另外一个战友活了下来。经历过生死的王务益让他有了很多一般人达不到的人生境界,他把这一生都奉献给了他人。
1956年朝鲜留念(二排右二为王务益)
“公共皮鞋”给村民引来不少新媳妇
“一个人一生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他是一辈子都在做好事。”王务益的女儿王青瑄这样评价她的父亲。
王务益的退休证等
1962年,王务益来到济南,成为一名农民。那个时代,很多知青上山下乡,王务益所在的村庄也来了一些知青,这些知青里有几个是回民。但当时每个家庭都不愿接收他们,人们都知道,这些回族知青得吃清真食物,需要单独给他们做饭吃。王务益没有犹豫,他站了出来,“先把这四个回族知青给我!”从此,王务益在结束了每天劳累的工作后,回家还得给四个知青做饭吃,“不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回民而心里不好受。”为了这些回民,王务益一家人都不吃猪肉、猪油。而远走他乡远离父母的知青,在这里得到了最无私的爱。
王务益的奖章
那时,王务益还有一双皮鞋,这在当时的农村来说可是个稀罕物,相信谁有这么一双皮鞋也会对其珍爱有加。王务益却把这双皮鞋奉献了出来,今天张三相亲得穿、明天李四结婚也要穿……王务益毫不保留。王青瑄笑着对记者说道:“这双‘公共皮鞋’还不知道给这个村换来了多少媳妇呢!”
王务益认真记录学生的成绩
1978年,王务益因文化水平较高,被请去当老师。王务益教书的时候看到有些孩子家里比较贫寒,吃不饱饭,他就把自己的饭给孩子吃。当时王务益本身家里已有四个孩子,生活也很紧张。都说“穷则独善其身”,王务益能在自己“穷”之时,伸手帮助自己身边的人们,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
王务益的英语笔记
在当老师期间,王务益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从王务益当年的工作笔记上,我们可以看到王务益对每个学生学习成绩、辅导情况的记录。字里行间,我们都可以感受得到一位老师的认真态度。
王务益在学校教书时的留影(前排左二为王务益)
来家里拿腌鸡蛋吃的村民他“来者不拒”、让半身不遂的孤寡老人来家里吃饭他细心照料、收养无人照顾的孤儿二十余年他无怨无悔……这样奉献自我,帮助他人的事情简直太多、太多……
1957年,王务益于辽宁留影。
奉献别人,处处为他人着想,不为他人添麻烦是王务益一生的好品格。虽然现在王务益卧病在床,也尽量不给医护人员添麻烦,“他不会主动要求护工做这做那,都是靠护工自觉”王青瑄对记者说道。
王务益和医生亲切握手
每年的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都是王务益最兴奋也是最痛苦的,看到军队更加强大、国家日益繁荣富强,王务益难免会想起老战友,忆起当年往事。今年3月,金正恩访华及中国空军到韩国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老人看到这两个画面时,眼泪不住望下掉说:“两家好啊!回家了!”
王务益《国庆有感》
王务益和女儿翻看当年的英语笔记
王务益看到和战友的合影,心情十分激动。
虽然世事已过多年,但看到当年的照片,王务益依然激动不已。军营是他一生都忘不了的家,战友情是他一生的挂念和遗憾!他和战友是从死神那里逃出来的,他甚至经常做梦回到军营当中去。现在,王务益非常想念他的战友,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他的战友,我们也希望广大网友通过济南网·无线济南(0531-85653058)提供相应的线索,帮这位老兵圆梦。
附:
1949年,王务益所在部队番号是解放军工兵10团;
抗美援朝时,王务益的部队代号为志愿军481部队;
1957年,王务益回国后为舟桥82团,部队代号为7083部队。
(记者 徐舟 戴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