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济南|济南网 民生 无线济南

一线铁路人宿燕:用镜头记录济南铁路的时代变迁

2019-01-11济南网

济南网讯 (记者 王修远)80岁的宿燕,经常会在天气好的时候,在济南的大街小巷转悠。与其他悠闲散步的老人不同,他的脖子上总是会挂着一件有些重的设备——单反相机。从事摄影40多年,出门不带相机,他会有些不习惯。偶尔,他还会上山爬楼,骑行远走。在他热爱和追求的纪实影像里,不乏百姓日常和街巷变迁,而出现最多的主角,当属铁路。

摄影中的宿燕。

宿燕是一名铁路人。1958年,宿燕进入济南铁路公安处工作,成了一名铁路警察。后来的一次工作调动,让他与摄影结下缘分,拿起相机一拍便是20多年。1978年,宿燕被调去刑事技术科,成为一名刑侦照相师,从事现场勘察、拍照工作。刑侦照片不求完美,只用来还原现场,寻求真相,实现社会公义。

目睹和记录太多触目惊心的案发现场,这份工作有些“残酷”,而宿燕冷静、坚定地扛了下来。工作之余,他开始接触艺术摄影,对焦风景、人物,还有接触最多的铁路。他用生活的美和丰富,来融化冷冰冰的现实。宿燕的镜头,让人看到一部济南铁路变迁历史,曾经老济南站的欧式建筑、新车站扩建通车、京九线开始铺轨、新时代的新高铁……一幕幕光影,记录了多年岁月流变,也承载着这位老铁路人的铁路情怀。

1978年的老济南火车站。宿燕/摄

老济南火车站组图是宿燕从事摄影初期印象最深的作品。他从1978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用相机记录多张老济南站的房舍和广场面貌。宿燕说,关于老济南火车站的一组纪实照片在2016年获得了济南档案局和济南市摄影家协会举办的“济南近代老建筑摄影大赛”的一等奖,照片还展览于胶济铁路博物馆。

1984年的济南老火车站,售票处买票的乘客。宿燕/摄

老济南站内景,1986年夏摄于售票厅内北侧弦窗。宿燕/摄

济南老火车站,摄于1989年。宿燕/摄

1912年建成的济南老火车站,上世纪八十年代凸显出其面积小、客容量小的局限性。特别是春运期间,旅客爆满、候车室装不下,露天广场也变成候车场所,购票、签证、办托运,候车广场人满为患。由于老济南站无法满足乘客日益增长的需求,于1992年7月份开启拆除重建工作。1995年,济南站改造后正式通车。

1985年春运期间的老济南站候车广场。宿燕/摄

1990年,济南站咽喉道岔处。宿燕/摄

1992年7月,拆除中的老济南火车站。宿燕/摄

1993年济南站施工场景。宿燕/摄

1995年6月6日,济南站改造后正式通车。宿燕/摄

1995年6月6日,济南站改造启用仪式上的记者、媒体人。宿燕/摄

1995年,济南站改造通车,检票工作人员与乘客。宿燕/摄

令宿燕印象深刻的,还有京九线的建设与开通。京九铁路北京到香港九龙南北全长2500多公里,1993年开建。1995年7月,衡阳到商丘段在菏泽站首先铺轨并举行仪式。镜头里,宏伟壮观的铺轨机缓缓抓起第一组轨排,轻轻铺到京九铁路正线,宣告着京九线铺轨正式开始。

1995年,京九铁路衡商段菏泽站铺轨仪式。宿燕/摄

1995年京九线铺轨现场。宿燕/摄

1995年京九线铺轨现场。宿燕/摄

1996年,菏泽站京九线开通现场,与宿燕一同在摄影一线的同事,为他拍下了这张照片。

1997年4月1日,济南列车段济南至北京K35次快速列车首发。朝发夕归,此趟列车是铁道部4月1日调整运行图确定的八趟提速快车之一,旅行速度最快,为八列提速快车之首。1997年4月1日,铁路第一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全面实施,拉开了我国铁路提速的序幕。

1997年4月1日,K35次快速列车首发仪式现场。宿燕/摄

1997年4月1日,K35次快速列车车厢内景。宿燕/摄

1999年,宿燕退休,60岁的他不觉间已在铁路一线打拼了40个年头。宿燕说,得益于这份工作,使他有幸用镜头一路奔走,记录下济南铁路多年变迁。这是他与铁路的缘分,也是他与摄影的缘分。退休后,宿燕说自己无法再常去一线铁路现场拍摄,但铁路依然是他的情结所在。

比如,他会在济南下大雪后的清晨四五点钟起床,带上一整套摄影设备,登上助力车行驶几十公里,爬上高铁站对面的高山,不断寻找最佳视角,只为了得到一张新时代高铁驶过的纪实照片。

高铁驶过四季。宿燕/摄

2015年,为了拍摄这组张夏站高铁四季图,宿燕已经记不清跑过多少次了。“高铁穿过前的瞬间,这些就是在山洞所在的山上拍的。”镜头里的新时代高铁,驶过春暖花开,驶过夏山如碧,驶过秋意深浓,驶过银装素裹……开往四季的高铁,开出了宿燕眼中最美的样子。

“从最早的绿皮车、红皮车到如今的和谐号、复兴号,从人工售票到自助机购票、网络购票,我们的铁路一直在发展。还有速度的提升,改革开放初济南到北京上海的最快为8小时、15小时,现在济南去往北京和上海只用2、3个小时。这些铁路演变的背后,是科技发展、时代进步。”感慨中,老铁路人宿燕回望过去的照片,脸上浮现满足感。“现在复兴号已经成为一张‘中国名片’,中国高铁总里程也达到世界第一,身为‘铁路人’,这是令人无比骄傲的事。”宿燕说,未来只要身体允许,他将继续扛起相机,为新时代的铁路,定格最美的影像。

(注:文中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