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济南|济南网 民生 无线济南

追寻红色记忆 | 这段千米圩子土墙 见证了济南解放的历史

2019-07-22济南网

济南网7月22日讯 (记者 王修远)济南广播电视台推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寻红色记忆”大型主题采访报道。采访报道组冒着烈日酷暑,翻山越岭,分赴莱芜战役纪念馆、汪洋台景区、齐鲁书社、长清大峰山党性教育基地等多个红色基地,走进第一现场,采访亲历者和见证者,讲述动人的红色故事,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

18日,记者来到位于历城区王舍人街道办驻地的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对话一段高约4米、长千余米的土筑圩子墙。据附近居民介绍,这段土墙是民国时期历城县政府的外墙,更是见证过济南战役的历史建筑物。

见证过济南战役的历史建筑物——历城县府旧址土筑圩子墙

“我小时候经常来这座土墙处玩耍,从藏兵洞里跑进跑出。那时候土墙十分结实坚固,在解放初期,土墙上面还能跑汽车呢!” 71岁的李珂勇老人是王舍人村委退休老干部,他向记者介绍到,现在土墙的样貌、周边的环境与多年前大相径庭,却承载了他儿时的珍贵记忆。

听李珂勇老人讲述红色往事

王舍人庄之战 圩子墙上枪眼犹在

“48年济南战役爆发时,我才6个多月,关于济南战役的故事都是爷爷给我讲起的。”李珂勇老人带记者游览了留存较好的南墙、北墙和东墙,仔细观察,墙体上分布很多大小不一的孔,有些“伤痕累累”。“这些都是71年前激战时留下的弹孔,我小时候曾从这些孔里挖出过子弹、弹壳。”

71年前激战时留下的弹孔

当年的圩子墙,如今依然被当成医院的围墙,现存土墙高约4米,墙体厚度也接近4米,从裸露的土层可以看出,围墙经过多次夯打构筑而成,很是结实坚固。仔细观察发现,圩子墙每隔十多米远,就有一处用青石垒砌的拱形洞口。洞口有高有矮,有的已经被泥土淤塞住。李珂勇老人带记者走进一个敞开的洞口,记者发现里面是一处圩子墙内部的石屋,四周都是石块砌成,面积在20平方米左右。“这个洞是藏兵洞,能驻扎几十个兵力,也能储存物资。洞与洞之间,还有地道连接。”

这段土墙,究竟见证了怎样的历史?71年前,这里的主人是时任国民党政府历城县县长岳伯芬。岳伯芬亲自任总队长的历城县自卫团有900余人,下设3个大队10个中队。1948年,解放战争转入反攻,岳伯芬感到形势不妙,于是加紧战前部署,加深壕沟,增修碉堡,埋设栅栏、铁丝网。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山东省主席王耀武为帮助其防守,送给他马克沁重机枪、八二迫击炮数门、仿美步枪若干及许多弹药。

藏兵洞口

9月16日晚,隶属攻城东集团的解放军渤海纵队新编第7师第1团2营强攻鲍山,不到1小时即将山上的加强排消灭,当晚就打到了王舍人庄,开始进攻县政府圩子墙。然而第一次进攻未能克敌。

由于守军火力凶猛,解放军即便动用了缴获的美制M3A3轻型坦克,依然进攻受挫,于是对其采取围而不打、打而不攻的方针。21日,渤海纵队第7师再次向王舍人庄发起进攻。李珂勇老人说,他听爷爷讲起,当时圩子墙高七八米,厚四五米,根本打不透。南城门还有吊桥和两个炮楼,光攻打吊桥就牺牲了我军一个连的兵力。但最终经过解放军英勇奋战,还是在23日全歼守敌。23日下午6时,解放军又从东南、西南等多个方位对内城发起总攻,当时城东南也就是现在的解放阁一带最先被攻破,次日终于解放济南全城。

见证历史 千米土墙已列入文物普查名单

“以前圩子墙两侧有1米高的女儿墙,每隔一段距离有圆形的射击口。墙内外各有两道护城河,河道里引来的是小清河的水。”说起圩子墙,李珂勇老人滔滔不绝。从他的讲述中,当年的岁月仿佛浮现眼前。

虽然现在这里高楼林立,早已不复当年的模样,但这段当年历城县的老城墙却很幸运地保存下来,围绕济南市立三院整整一周,没有太大的损坏。而作为当时一所陆军医院的前身,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院内的很多平房都被改成医院的病房和办公室,但院内的建筑布局基本没有变样。

修缮后的历城县府旧址圩子墙南墙

据历城区王舍人街道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医院南墙部分已经被专业团队完成专业修缮,风吹雨淋不会对土墙造成破坏。据介绍,这样保存完好的夯土圩子墙在济南绝无仅有,2012年被公布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目前老城墙保存基本完整,既是同时代非常罕见的建筑遗存,又是济南战役中王舍人庄战斗的珍贵见证,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及革命历史教育意义。

老城墙红色记忆纪念馆资料展板

为了纪念济南战役胜利70周年,院内还建成了“老城墙红色记忆纪念馆”,记者看到,展馆由星火耀古城、热血筑固城、城头燃烽火、革命先烈、古城焕新颜五个展区组成,以雕塑、历史文物、资料展板、影像及实物资料、视频资料等形式,记录和展示了济南战役中革命烈士不畏牺牲、浴血奋战的历史故事。目前,展馆已成为周围机关、学校等单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去处。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