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济南|济南网 民生 无线济南

他是个“倔”老头,是名从抗美援朝战火中冲出来的老兵

2020-04-07济南网

济南网讯 (记者 王修远 徐舟)“我这一辈子,当过兵打过仗,做过农民,卖过猪肉,当过法院陪审员,经历的太多了。”回忆起往昔岁月,88岁的老人王立谋,一下抖擞起精神,打开了话匣子。“我是个老兵,是个党员,我也是个老百姓,不管经历什么,我这个人做人只有一点,就是要把工作做好,不能对不起老百姓。”

年近90岁,老人说起话来铿锵有力,身上还透着一名军人的正气和韧劲。从1949年参军开始,王立谋便似一颗融入大时代洪流的沙粒,开启了跌宕起伏的人生,任凭岁月磨砺,始终未改坚韧刚强的底色。

“我是共产党员,不能把困难留给别人!”

烈士孔庆三以肩扛炮壮举令他一生铭记

“其实我是一个‘残疾人’。”说笑间,王立谋撩起裤腿向记者介绍身上的伤疤。“当时子弹打在这里,再往里一点点就是骨头,这条右腿就废了!” “还有这,子弹打到了头皮,就差一点命就没了,当时的医护人员还说我的头硬,耐打!”王立谋说笑着,激动地细数这些伤疤,像在盘点他的勋功章。

与记者说起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说起参军,王立谋记得很清楚,那是1949年的正月十五,怀着报国热情,他在老家唐王镇报名参军,成为解放军三十二军二八二团的一名战士。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在1950年11月27日晚上,随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到达抗美援朝的战场。“当时,唐王的一共去了十一个人,最终只回来了我跟另一个战友,只我们两个人啊!”浴血奋战,牺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奔赴战场,王立谋没想到自己能活着回来。

25岁,年轻时代的王立谋

被王立谋珍藏的证件,被他小心翼翼地摆在茶几上:兵役证、功劳证、复员军人证明书、军衔、工作证、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会议代表、专业军人代表会代表等

当时,有一个人的牺牲让王立谋终生难忘,他的事迹、言语,影响了王立谋一生。他就是济南烈士孔庆三。“孔庆三是班长,王舍人镇的,回来后我一直在打听他的家人,想把他的壮举告诉他的家人,但没打听着。”1950年,王立谋所在班接到任务,摧毁步兵分队几次爆破未成的火力点。零下40度的朝鲜战场,地面被冰冻,无法构筑火炮阵地,炮的右驻锄悬空,无法保持平衡,不能进行有效射击。时间紧迫,已经来不及变换阵地。班长孔庆三毫不犹豫地拿起铁锹,撑住炮架右柱锄,毅然用肩膀顶住炮腿。这样做无疑是要一心赴死,旁边的二炮手不忍心拉火,只说“让我来,班长。”但孔庆三却坚决地说:“我是共产党员,我不能把困难留给别人!”“你来装炮弹、瞄准、拉火!这是命令!如果不成功,下一发你来扛!”王立谋说,这场景他至今记忆犹新。

孔庆三烈士

火力点被摧毁了,美军被歼灭40余名,突击队前进的道路打通了,而孔庆三却被火炮的后坐力弹出三四米远,同时被子弹片击中腹部,壮烈牺牲。身为通讯员的王立谋,来不及悲伤,便赶快把胜利的消息传回去。

兵役证

“我是共产党员,不能把困难留给别人!”不忘这句话,王立谋也冲锋在前,成了一名炮兵,与战友多次立下集体三等功。1952年,在仅次于上甘岭的高地——734高地,王立谋所在的部队要进行“换防”,需要把阵地一寸不少的交给兄弟部队。当时有部分阵地被敌人占领,敌军装备精良,还有有十几个碉堡保护,不易攻下。战斗异常惨烈,我军每次安排一个连去参战,不同连轮流去杀敌。“每次去时一百人左右,回来时,最多42个人,最少17个人!”最后实在没有兵力了,王立谋他们加上通信员、卫生员、理发员等齐上阵,总共八九个人,每人只拿了15个手榴弹,前去拼死一搏。当夜,大风大雨来袭,在这样的天气下,我军就不易被敌军发现,给我军前进提供了便利。王立谋他们借着风雨的掩护小心前进,见了防空洞就扔去俩手榴弹,手榴弹的爆炸声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哒哒……哒哒……”重机关枪扫射了起来,大家迅速躲避,人人毫发无伤。在枪林弹雨中,我军一步步艰难前进。

这时,王立谋他们看到远处有个冒火的地方,大家慢慢逼近,走进一看,这原来是两挺重机关枪在时不时射击。王立谋他们商议,大家每人朝机关枪扔两枚手榴弹。说干就干,“一,二!”一连十几枚手榴弹扔过去,敌人以为是我军的大部队来了,舍了枪便逃跑了。没多久,我军接应的部队赶到,王立谋他们将阵地交接给了兄弟部队。这次打了六天七夜的战斗,终于以我军的胜利结束。

“我们的武器虽比不上美军,但我们比他们敢拼敢打,不怕牺牲!”

“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战争胜利,王立谋回到祖国,被安排至上海同济大学做了一名技术员,还光荣地入了党。1960年,国家为克服3年自然灾害的经济困难,决定精简干部和职工。“我是共产党员,不能把困难留给别人”,想起这句话,王立谋毅然响应中央号召,下放到了农业第一线,回老家做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比起学校的体面工作,做农民辛苦,也没了固定收入,但王立谋觉得,“只要国家有需要,就要义无反顾。”

跟记者展示60年代下放时的介绍信

“经研究同意回乡参加生产,特此证明。”来自那个年代的印章:1961年6月23日

物资供应匮乏的年代,几乎所有涉及民生的物资都是按计划和凭票供应。做农民后,王立谋被政府选派,做起了“给国家卖猪肉”的工作。想吃猪肉,拿肉票来换。等着分肉的队伍排得很长,而且每次分到的不多,于是不少人打起了走后门的主意。有一次,一位厂长找到王立谋,表示每月给王立谋一车煤炭,只希望每星期能多分他一片肉。王立谋听后立即反驳道:“不行,党交给我这个任务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不能谋私利,别说给我一汽车煤炭,给一火车也不干!”

功劳证

来路不正的东西坚决不能要,不论亲疏远近,职位高低,都要一视同仁。“请客不到,送礼不要,这是工作的底线。”坚持原则,刚正不阿的王立谋很快在群众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很多人冲他的公平、正直,半夜都去他那排队买肉。当时,省市媒体还报道过王立谋的事迹,称赞他“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70年代,王立谋又被政府选派去历城区人民法院,当起了一名陪审员。“有些人认为,陪审员不就是在判决书上签个字吗?不是这样的!”王立谋回忆,当年,有一位偷盗主犯想通过关系把自己变为从犯,把别人变为主犯,从而给自己减刑。面对威逼利诱,王立谋坚决不签字,还在法庭上大胆揭露,最终没能让阴谋者得逞。

“革命先烈打下来的江山,不能亵渎!”面前的这位老人,言辞决绝,眼神坚定。

“最恨不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干部”

激情燃烧的岁月,一路负重前行。和平年代到来,王立谋和老伴儿奋斗谋生,终于能安享岁月静好。

改革开放后,王立谋老两口养过猪,养过兔子,业绩不错的他还向村民普及过赚钱技巧。“虽说挣不了大钱,但已经很好了。”现如今,王立谋每个月拿着退役生活费2603.5元,他觉得很知足。如今,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泰民安,生活越来越好,他更是觉得幸运之极。回想起曾经那些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战友,王立谋激动地说:“活着回来已是最大的幸运。还去苛求什么?”

阳台养养花,享受着属于老两口的岁月静好

夫妻俩的结婚纪念照片,新时代的PS技术给照片加了色彩

今昔对比,身边的老伴儿已与自己相濡以沫六十余载

当下,关心国家时事政治,读报剪报是王立谋的习惯。很多报纸被剪下来,叠放在一个盒子里。他拿着一张标题为“坚决不用五种干部”的剪报跟记者说:“我最恨的就是不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作为党员,应该不忘初心,为人民谋幸福!”谈话间,记者感觉到,岁月虽染白了这位老兵的头发,但没有改变他身上的韧劲。

坚持读报剪报是保持多年的习惯

十年前,王立谋老两口也搬到了女儿给买的楼房里,为了照顾老人方便,两人的女儿就住在楼下。老小区的7楼还没安电梯,但88岁的王立谋能一口气爬上去,“每天坚持锻炼,很好!”清早起来,他就拎着菜篮去早市买菜去了。回来,邻居招呼他,亲切喊一句“老王”!岁月催人老,曾经战友口中的“小王”已然成了邻居口中的“老王”。但不管小王还是老王,王立谋从参军那天起,就没变过。“这个老人一身正气,从他身上能看到中国军人的品质。”提到王立谋,东风街道办事处老龄委王主任伸出了大拇指。

战友口中的“小王”,如今的“老王”

“俺闺女随他,也有个‘毛病’,太犟了。就是该办的事才办,想走歪门邪道,说啥她都不听!”王立谋的老伴儿笑着告诉记者,言辞中透出一丝埋怨,但更多是自豪。原来,两位老人的大女儿在一家医院负责医疗器械采购工作,不少人给她送礼走后门,但都会碰钉子。有次,有人找她想走后门,送了一盒茶叶,但里面还藏了钱和首饰,大女儿坚决不收:“快把东西拿走,不拿走我就扔到楼下了!”对方以为她只是随口说说,没当回事便离开了。结果,她真的把钱物扔了出去。

首饰被摔坏,老两口的大女儿因此吃了官司,但事迹却在医院传开,被领导称赞为“好干部”,在那个岗位一干就是多年。

“现在的人们生活好了,面对的诱惑也很多,但不管做什么,一定要保持定力,管得住自己,经得起考验!”老王说道。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