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济南市委、市政府主办,市纪委机关、市委宣传部承办,济南广播电视台协办的“直面问题 践行承诺”大型电视问政节目——《作风监督面对面》7月19日再度开问,本期电视问政主题聚焦“重点工作攻坚年”12项攻坚行动之“双招双引攻坚行动”,上镜单位为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市投资促进局、历下区、市中区。
不同人才找不同部门
何时能一网通办?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一座城市最根本的优势。近年来,济南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竞争力强的人才政策,招才引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目前济南缺乏一个统一面向各类人才、用人单位和人才发展平台载体的一体化办事机构,各部门只各自为政,服务功能条块化严重,整体的协同度低,难以为各类人才提供全流程服务。
“人才到济南来涉及的部门太多了,有人社科技经信发改委甚至还有教育卫生金融,不同人才需要找不同部门,落实有相关部门来落实。金融高管来了之后想评高管人才,但是具体落实需要金融办来解决,子女入学的事要找教育部门,不同部门承担不同职能,人才无所适从。”一名业内人士说。
2017年,武汉市成立了招才局,把分散在组织、人社、科技、经信等部门的职能和资源进行了整合,拉出了“一张政策清单”,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减少职能交叉,提升了人才服务效率,已经提前两年实现了留下100万大学生的目标。2018年,苏州市成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采用前台“一站式”受理,后台多部门协同办理的方式,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服务。 在人才优惠政策的兑现上,济南还存在多头管理,人才体验感较差的情况。
业内人士介绍,以研究生补贴发放为例,毕业三年以内研究生人社部门发放租房生活补贴,超过三年需要租房子的才发补贴,每月一千,是住建部门负责。同样一个研究生补贴两个部门,人才不知道从哪申请、会有疑虑,各部门要材料不一样,体验感比较差。
也有企业表示,目前济南的人才政策灵活性不强。比如,符合济南市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并且年龄不超过55周岁,这让一些急需引进国外人才的企业犯了难。
“第一是国外的专家的年龄会超过我们政府的门槛,但是很多时候聘请的专家年龄比较大,这些专家就享受不到济南人才引进的政策,因为他很多时候就是个技工,没有学历,按政策一卡,就不能作为人才引进,最后通过了人家不来了走了。”济南市外企协会副秘书长赵涛说。
现已有28项业务可一网通办
接下来将打通各部门壁垒
济南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壮表示,近些年来济南各类人才政策纷纷出台,这些政策的出台,都是由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本部门的职责来进行服务、核验和落实,在客观上就造成了人才来济,政策落实跑多个部门的问题。“就是说人才如果想办理一些政策的业务,要跑多个部门,这也给人才办理相关事务带来了不便。”王壮说。
王壮介绍,目前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方面,要大力推行网上办理和掌上办理,把一些部门政策和人社部门的政策归集在一个网上,来减少相应的环节、材料和跑腿。
目前济南市人社局已经梳理了人才网上办理的业务28项,通过济南人社app、济南人才网、济南人才公众号来进行办理,比如像现在的人才落户问题、生活住房的补助问题等都可以通过网上申办、审核、办理。今年上半年,在网上办理相关业务的已经达到了7.6万人次左右。
王壮介绍,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打破各部门的职能壁垒,把所有部门涉及到人才政策数据,相对地集中起来,将其贯通、打通,实行一号申请、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