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央视《新闻直播间》以《加大生态保护,加强设施建设,乡村更宜居 》为题,播发了由济南广播电视台记者协助拍摄的新闻,对济南商河县探索建立的农村垃圾处置“商河模式”进行报道。
在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孟东村,每天上午七点和下午四点,都会响起垃圾收运车巡回服务的大喇叭广播,村民们都会自觉将自家提前分好类的垃圾拿出来倒入收运车上的垃圾桶内。
“我们在家里将垃圾分好类,分好类可以换积分后领取一些毛巾、牙膏等日常用品,年底还会有更大奖励,也是响应国家号召,环境也提高了。”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贾庄镇孟东村村民徐春武说。
从村民家里统一收垃圾,再由管护员转运到村里的垃圾转运站,这里的专业人员对分类垃圾进行分类分拣、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这就是当地探索建立的农村垃圾处置“商河模式”。
“我们将分类好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其中有害垃圾送往济南市有害垃圾暂存中心,厨余垃圾进行厌氧资源化处理,其他垃圾运维商河县垃圾处置中心,回收垃圾进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最终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中国供销集团中再生利用商河环卫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伟说。
当地专门配发了装载红、蓝、绿、灰四色垃圾分类桶的新能源三轮车,按照可回收物入蓝桶、餐厨垃圾入绿桶、有害垃圾入红桶、其他垃圾入灰桶的四分类规则进行分类回收,从源头上解决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问题。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环卫管护中心主任乔列水告诉记者,通过政企合作公司化管理模式,解决了原来人员设施、设备不足的问题,通过上门收集也实现了农村环卫保洁的精细化管理,消除了垃圾死角,有效提升了农村的人居环境。
目前,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供销集团中再生公司推出的农村垃圾集中收集转运的“商河模式”,通过精准推行垃圾分类,有效实现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网融合”,推进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 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浙江、江苏、山东、四川等地在实现垃圾分类的同时,厕所、污水以及废气废渣处理也在同步展开。
记者:孙明利 王欣 杜春义 曲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