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因为家境贫穷,也许是娱乐方式单调,小时候,对年的期盼和记忆深刻而美好。如今,人到中年,每次到了年关,心已不再有儿时的悸动,过年,不再是一种憧憬、一种期待,而变成对过去的回忆。
对孩子来说,过年主要就是吃好吃的、穿新衣服、放鞭炮。
小时候,平时很少见有人穿新衣服,多数人冬天就是穿黑棉袄、黑棉裤。过年了,即便家里孩子再多、生活再穷,大人也要给孩子做件新衣服,最不济也要让孩子穿双新鞋。在用布票买布的年代,想穿新衣不是一件易事。年集上,母亲取出攒了一年的布票和钱,扯布给我们做过年的新衣服,一般每人一件,我们都等到年三十才舍得穿。那时,要是放鞭炮把新衣服烧了窟窿,绝对不敢告诉大人,自己默默心疼好几天。
放鞭炮是过年最大的乐事。那时,家里只买很少数量的鞭炮,我们把捆线拆开,一个一个点着了扔着放。出门时,用纸包起来几个,放到兜里,小心翼翼地拿到碾盘、树杈上燃放。院子里燃放的是成挂的鞭炮,随着大哥点燃捻子,噼里啪啦,足足要响几分钟,整个院子弥漫着浓浓的烟。鞭炮刚放完,我们则一哄而上,在烟雾中冒着危险去捡没响的鞭炮。掰开鞭炮,拿点燃的香或划着火柴伸到有药的地方,只听“呼”一声,冒出一股夹着火星的白烟,很是过瘾。当时的花炮很简单,“窜天猴”算是最先进的了,拿在手里点燃后,“窜天猴”“嗖”一声升空,最后听见一声炸响。
那时的人们,对传统习俗循规蹈矩,对春节的各种程式非常虔诚,近乎一丝不苟。
如今,平日的生活与春节并无二致,各大超市货物琳琅满目,网上购物更是便捷,即便老家的路灯也已彻夜通明。我们淡化了很多观念,也形成了很多新的观念,坐在床头即可发送拜年信息、视频,天涯变咫尺。
我们回忆过去的“年味”,其实是回忆一种质朴的生活,是那种形式简单、感情丰沛的娱乐和狂欢。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年味,回忆只是对逝去岁月的怀念,怀念那时的简单、快乐。
我们在变,年也在变。事实上,我们的社会向前的脚步从未停止,人们生活的改变也从未停歇,年的意义从古老的年兽到人们一年一度的欢庆,见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在慢慢变老,年却越来越年轻。
(作者:山东省纪委监委驻省卫健委纪检监察组 李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