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济南召开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动员大会,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做强城市能级。在春节后第二个工作日召开的这次会议传递出哪些信号?会议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有哪些亮点?针对这些问题,天下泉城客户端记者专访了中共济南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吴学军。
强省会战略的实施,“牵一发动全身”
记者:在春节后第二个工作日,济南即召开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动员大会,对相关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这传递出什么信息?
吴学军:济南在春节后召开的第一次大会,主题是加快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对全市发出动员令,至少传递出三点信息。
第一,落实“十四五”规划和各项任务部署,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对济南市来说,规划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就看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战略推进落实情况,这一战略的推动实施,起着“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现代化强省会战略实施得好,就会为“十四五”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新春伊始的第一次大会,发出的是动员令,其实质是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各条战线的建设者和每位市民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切实做到“开好局、起好步”。
第二,明确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重点,抢抓机遇至关重要。“十四五”时期,济南进入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经过今后五年的发展,济南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将取得显著成果,这集中表现为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实现新跨越。围绕现代化强省会建设进行任务部署和落实,抓住了济南跨越发展的“牛鼻子”,以此为主题向全市发出动员令,就是号召全市上下抓住济南发展的最好机遇,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切实担负起历史责任。
第三,以崭新的面貌面对新一年的工作,强化执行狠抓落实至关重要。确保强省会建设各项工作目标实现,需要迅速进入争先创优状态,形成舍我其谁的干事创业氛围;需要全市上下、尤其是党员干部认真负责抓好每一项工作落实,不仅要细化、量化全年指标,更要把握过程、闭环管理、执行到位,投入百倍努力推进工作开展,不能有丝毫懈怠。尽早启动、及早推进、赶早努力,才会使工作呈现出新的气象,才会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
壮大发展济南离不开“省市统筹”
记者:强省会战略的实施,为济南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
吴学军:“强省”必须要“强省会”,省会兴则全省兴,济南强则山东强。强省会战略的实施,给济南带来的机遇,集中起来说,就是使济南进入到了历史最好发展时期。这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省市一体化推进强省会建设,为济南带来了强大政策红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按照全国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的部署,济南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黄河国家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承载中心城市,山东省也明确了“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发展战略格局,发挥好济南作为省会经济圈中心城市的作用,实施好黄河国家重大战略,使济南不只是济南人的济南,而是包括济南人在内的全省人民的济南,这就意味着壮大发展济南离不开“省市统筹”。去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把济南的发展上升到“全省”层面,这无疑为济南注入了强大的政策红利。
第二,强省会战略的实施,为黄河国家战略的推动落实提供了强大动力。济南是黄河流域唯一沿海省份的省会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落实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给济南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赋予了济南重大历史使命。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加快济南都市圈和半岛城市群一体化融合发展,有利于发挥出“五个济南”的优势,有利于济南示范作用的发挥,为黄河国家重大战略的落实提供了强大动力。
第三,强省会战略的实施,为济南发挥好省会经济圈中心城市作用提供了强大支撑。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首要的是发挥好济南的核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迫在眉睫。强省会战略的实施,使济南在经济总量规模、城市常住人口、科技创新能力、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的发展潜力进一步激发出来,城市首位度会迅速提升,济南对省会经济圈内周边六城市的辐射带动力将明显增强,省会经济圈内人才、资金、科技等要素集聚力也会明显提升,产业布局、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所带来的后发优势会充分发挥出来,将为济南发挥好省会经济圈中心城市作用提供强大支撑。
第四,强省会战略的实施,为济南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济南将在“十四五”期间构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消费中心城市、济南国际贸易中心,以工业强市支撑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构筑形成新的战略支点,充分发挥山东作为沿黄省区唯一沿海省份的龙头优势,引领打造黄河经济带,与京津冀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南北呼应,构建起我国最为活跃的经济走廊。通过实施强省会战略,推动济南都市圈和郑州都市圈对接合作,引领带动山东中西部地区和中原地区协同发展;加快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强化区域联系与协作,共建“一带一路”陆海双向开放大通道。
《实施意见》有多个亮点和“首创”
记者:动员大会印发了《实施意见》,意味着济南强省会建设路线图的明确。实施意见的亮点有哪些?
吴学军:亮点很多,我认为主要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提出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的指标。强省会“强”的标志是什么?首先是省会城市首位度的提高。《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跑全省,经济总量在全省占比达到16%、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实现位次前移。这就表明,济南在“十四五”期间,以首位度的提高为标志,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这是落实中共济南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确立的七个新跨越任务目标的具体化。
第二,明确提出构建“四大创新圈”。《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全力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实施齐鲁科创大走廊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两年行动,形成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山东大学龙山创新港“四大创新圈”。“四大创新圈”的提出,将彻底改变济南创新平台布局分散、科创要素配置不合理的局面,科创济南迈出坚实步伐。
第三,首次提出建立“需求方出题、科技界答题”新机制,“一技一策”突破关键技术。“十四五”期间,济南将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济南路径”,加快突破一批前沿性引领性技术。这将为济南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首次提出实施“未来产业引领”计划。实施强省会战略,关键是要有强大的产业支撑,持续保持产业竞争力和产业拓展能力,就必须对区域产业进行前瞻性布局,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已成为一个城市下好先手棋、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关键。
第五,明确提出举全市之力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建设。“先行区”转变为“起步区”,意味着从产业功能区向国家级新区、济南未来新城的定位之变,从“做试验”“蹚路子”向“当引领”“做示范”的使命之变,从“聚全市之力”向国家赋能、流域支撑的能级之变。
此外,在数字城市建设、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明确打造黄河下游济郑“双子星”、加快打造“类海外”环境等方面,《实施意见》也提出了一些创新举措,对于下一步强省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优势互补,唱好济青“双城记”
记者:我们注意到,《实施意见》在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方面提出,推动济青两市携手唱好推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双城记”。您认为,济南与青岛作为山东省内两大GDP过万亿的城市,下一步该如何加强合作,唱好“双城记”?
吴学军:第一,推动做好优势互补文章。同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济南和青岛发挥着不同的辐射带动作用,济南属内陆城市,在区位上具有内陆枢纽城市的优势;青岛属沿海城市,具有对接日韩贸易的优势。比如物流城市建设方面,两城市间可以通过共同配送、共享分拨、共享仓储、共享运力等,构建智慧商贸物流供应链聚能平台,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带动商贸物流业基础设施、物流装备、信息系统、商业模式转型升级。
第二,强化战略规划对接。形成省会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对接机制,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接共融格局,充分发挥两市集聚辐射作用,共同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双中心”。
第三,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加强数字信息、新材料、汽车制造、健康医疗等产业链合作,推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与青岛西海岸新区、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在规划管理、项目谋划、设施建设等方面对接,在自贸区制度创新方面相互复制推广应用。
第四,携手推动创新开放。加强青岛科创平台和济南齐鲁科创大走廊的平台协同、项目合作、要素流通,构建创新共同体,互建跨区域新型研发机构等。协同推进济南、青岛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和两地综合保税区建设,共同承办国际会议、国际赛事等。
强强联合,打造济郑“双子星”
记者:在深化黄河流域城市交流合作方面,实施意见提出,积极推进济南、郑州全面战略合作,打造黄河下游济郑“双子星”。在您看来,济南在建设强省会过程中,该如何做好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系统结合,推动两大战略的落实?在这一方面,为何特别突出与郑州的合作,打造黄河下游济郑“双子星”?
吴学军:推进强省会建设战略,是济南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济南能否实施好强省会建设战略,不仅事关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的发挥,也关系到整个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服从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发挥龙头作用的重大使命,要求我们首先把自己做大做强,不断提高经济首位度、增强发展协调性、提升城市承载力,成为全流域高端产业发展引领区、科技创新策源地、对外开放合作桥头堡,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好强省会建设战略,要求济南立足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吸纳集聚更多的产业和人口资源,提升集约发展水平,努力在黄河流域率先趟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济南必须扛起加快自身发展和服务区域发展的双重责任,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挺起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另外,《实施意见》提出积极推进与郑州的全面战略合作,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在落实黄河国家战略中,郑州与济南优势互补关系更为紧密。郑州是黄河流域河南段人口最稠密、经济最活跃、要素最集中的重要区域,在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形成了一定优势,黄河流域各城市中,济南在区位、资源、产业布局上与郑州相关性最为紧密,相互借鉴学习,建立协作机制,可以充分把各自的优势放大。
第二,黄河流域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生态保护方面需要共治共享。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离不开上游、中游和下游省市的共同治理,加强与郑州的合作,做好特定区域的生态补给,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才能使使黄河流域生态得以修复,环境得以保护,使济南的高质量发展与郑州的发展实现一体化对接。
第三,济南与郑州在交通物流方面合作优势突出,可以实现“强强联合”。一方面济南可以学习借鉴郑州打造“米”字形综合交通枢纽、发展多式联运建现代物流中心的系列做法。另一方面深化两市货运物流中心分工合作,通过规划建设济南至郑州货运通道,建成现代化内陆开放型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可实现两地之间更多人流、商品流、资金流,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集聚更多优势资源,形成互补性产业布局。
记者:高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