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过年最深刻的印象不是除夕夜的放烟花、看春晚,也不是大年初一的吃饺子、拜年,而是大年初二跟着妈妈回娘家。
妈妈姊妹六人,没有兄弟,所以这一天显得尤为重要,甚至比大年初一还要隆重。不管是大雪纷飞,还是寒风刺骨,妈妈和她的姊妹们总是穿上新衣服,带上年节礼,带着一家人一大早就赶到姥姥家。
小时候,农村的生活还没有现在这么便利,冬天里的蔬菜、水果也没有那么丰富,为了在大年初二这天宴请女儿女婿,姥姥姥爷要提前好几天进行准备,谁家杀猪的时候买上一套猪下水,然后在院子里一遍遍洗。姥姥蒸了年糕和馒头,还做了炸鱼、炸肉、炸丸子以及豆腐,用竹篮挂在冷屋子的房梁上。到了大年初二,姥爷忙着在厨房做菜,姥姥下了一锅又一锅的饺子,照顾着一大家子人吃饭,忙得连坐下来的时间都没有。因为家里没有男劳动力,所以姥姥姥爷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即便再穷,也没少了我和表弟表妹们的压岁钱。在大年初二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不知道姥姥姥爷是什么样的心情,然而我长大了才知道,这一天竟然是姥姥的生日。
后来,姥爷去世了,姥姥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还硬朗,她坚持独居,不过大年初二的宴请她已经无力操持了。于是妈妈和姊妹们约定这一天都去饭店聚餐,各家轮流请客。从此,在这一天,姥姥才能安安心心坐下来,享受一下属于她的节日。大家依旧早早赶到饭店,人到齐了坐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每个人给姥姥送上红包,我们怂恿着姥姥现场拆红包,把收到的一叠大红钞票数一遍,姥姥笑得合不拢嘴。然后是唱生日歌、吹蜡烛、切蛋糕……在我家,大年初二,作为年节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有姥姥在,一家四代同堂享受天伦之乐。
(作者: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总工会 王书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