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济南,也第一次真正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和区域协调发展布局。
过去一年间,济南主动融入、服从服务黄河国家战略,聚精会神作答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写就一份出色的时代答卷。GDP迈上万亿关口,增速位居全国20强省市之首;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工业强市的嘹亮号角响彻泉城;2020年山东16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名列一等第一名;获评“全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中国最安全的城市”,连续3年位列“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第一名。
一系列的荣誉背后,彰显出济南从未有过的自信与豪迈。系列报道《今天的济南为何如此自信和豪迈》,解码过去一年的“济南答卷”。今天请看第一集:《黄河战略的济南实践》(上篇)。
近年来,济南将生态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从全流域出发,全系统发力,持续打造河、泉、城共生的美丽生态。
这段时间,历城区中新锦绣城社区正在进行泉水直饮工程建设。作为今年市委市政府承诺的为民实事之一,这项惠民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很快,居民们在家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上清澈甘冽的泉水。
历城区中新锦绣城社区居民吕文静告诉记者,以前想喝泉水要提着大桶小桶到泉池边打水,排队的人很多。现在在家里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上,优质泉水多好,作为济南人很自豪。
济南普润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洪波介绍,他们坚持优水优用,合理定价,今年在符合配套条件的居民小区将建设12处以上的泉水直饮用项目。泉水直饮的水价为0.3元每升,价格仅为市面桶装水的三分之一,要让泉水直饮打造成城市的新名片。
济南,因泉闻名,因泉而兴,但却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对于大多数泉城人而言,并不能时时刻刻喝上泉水。市民李玉珍说,作为济南人,从小在济南喝着泉水长大,后来泉水太珍贵了,有段时间就喝不上了,挺希望能喝上以前一样的泉水,泉水做饭泡茶挺好的,还是渴望能喝上泉水。
不仅如此,作为济南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趵突泉也曾饱受停喷的痛苦。近年来,济南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将包括黄河水在内的客水引入城区,用水紧张的局面才得以缓解。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副院长李常锁介绍,济南的地下水资源总量有限,现在面临的情况是既要保泉,又要供水。随着城市的发展,过度地开采地下水会导致泉水的枯竭,这个代价是济南不能承受的,长此以往,势必将使泉城名不副实,这时候就需要外援水,也就是黄河水来补充。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局长李季孝介绍,济南市通过实施水源水库连通工程和建设配套水厂,构建起了“十库联调 十厂联供”的供水体系。总的设计日供水能力达到160万方,目前全市日供水量约100万方,地表水占到了90%,通过优化供水结构,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既提高了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也为泉水持续喷涌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目前济南80%的工业和生活用水来自包括黄河在内的客水资源,母亲河,也成为济南发展的最大底气,造福着千万泉城市民。而反过来,泉城人也在用自己的努力,回馈着母亲河。
玉符河是黄河山东段最后一条自流入黄河的支流,也是济南市内流域面积最大的河道。这几年,通过流域治理,玉符河生态系统不断完善。暮春时节,玉符河下游湿地内花红柳绿,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而这里,也成为黄河济南段一颗耀眼的生态明珠。
济南市水利工程服务中心玉符河服务处处长李龙介绍,对玉符河39公里全河道进行了综合整治,实施了沿河5000余亩土地的绿化工程,沿河建设了景观节点、 观光绿道、游客驿站。还有污水管道、节污工程、配套建设了水质净化厂工程的实施,提升了河道的防洪标准,保护了水质,修复了生态,现在的玉符河吸引了白鹭等大批鸟类在此栖息繁衍。
像玉符河一样的生态明珠,如今已经在济南黄河两岸串珠成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的重要指示要求,济南坚持从全流域出发,全面系统发力,先后实施了济西湿地、玫瑰湖、白云湖、小清河、大汶河等十多条美丽河湖和湿地景观,生态多样性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在黄河流经济南的183公里河道两侧持续打造了近百米宽的生态林道,建设了百里黄河风景区等多处郊野公园,形成了河城共生、美丽宜居的生态样板。
黄河造福泉城,泉城反哺黄河。黄河与济南演绎出一段共生共赢的佳话。而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济南,也阔步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未来的黄河岸边,济南人也将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里,书写出更加精彩的时代答卷。
记者:明利 文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