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济南|济南网 民生 无线济南

济南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路线图”出炉 2023年基本建成!

2021-05-14天下泉城

5月14日,济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动员大会召开,会上印发了《济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这意味着,济南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路线图”正式出炉。

文明城市“三连冠”为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奠定基础

自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济南已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三连冠”,文明成为泉城新名片,为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奠定了基础。根据《行动计划》,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全国文明城市;是统筹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相融共进的现代化城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更高质量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更高水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开路先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的示范窗口,是中国城市乃至世界城市向往的标杆、学习的榜样。

对于济南来说,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落实新阶段新要求的重大举措、是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的重要抓手、是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行动计划》明确了济南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创建目标。其中,基本原则为政治坚定,协调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价值引领,以文化人;人民至上,为民惠民;统筹城乡,全域创建;守正创新,与时俱进。

到2023年年底基本建成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在创建目标上,《行动计划》提出了五个“新”:

精神文明建设新标杆。坚定“四个自信”,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充分体现,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经济高质发展新示范。加快形成“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综合竞争力、辐射带动力、区域代表性显著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显著提升,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显著增强,成为黄河流域核心增长极,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现代城市治理新表率。全周期管理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精细化、网格化、智慧化、法治化的城市治理模式健全完善,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能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为全国城市当好引领。

市民幸福生活新榜样。“山泉湖河城”交相辉映的自然资源禀赋更加彰显,服务型政府运转高效畅通,市民安全感更有保障,公共服务体系优质均衡,城乡居民生活富足安康,“高颜值”“有温度”“烟火气”“归属感”的城市家园成为市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

文化交流互鉴新高地。主动服务国家开放大局,全面对接国家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建成一批国内一流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和文化片区,汇聚一批国际品牌文化活动和世界级体育赛事,黄河文化、齐鲁文化、泉水文化、名士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标志更加鲜明,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国内领先,成为富有人文风采和文化魅力的现代都市。

按照一年抓提升、两年见成效、三年抓巩固的总体思路,通过不懈努力,到2021年年底,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水平持续提升,补齐短板弱项,攻克难点问题,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成为全市上下共同的目标追求,适应创建新内涵和新标准的机制体制健全完善,创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到2022年年底,各项创建任务协调推进、全面起势,市民对创建活动的支持率、参与度、满意率达到新高,继续保持创建工作全国领先地位。到2023年年底,创建工作实现重大突破,各创建目标取得全方位、深层次、整体性成绩,基本建成理想信念坚定、文明程度领先、经济高质发展、政治廉洁高效、文化繁荣厚重、社会和谐安定、生态文明良好、治理效能提升、群众高度认可、工作常态长效的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推进文化繁荣、提质立品、民生幸福等五大工程

为完成上述目标,《行动计划》提出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五大工程:强基铸魂工程、文明创建工程、文化繁荣工程、提质立品工程和民生幸福工程。

其中,文明创建工程方面,建立完善更加严格规范、常态长效的管理机制,到2023年年底,实现全市50%以上的村镇、65%的机关单位、55%的学校跻身市级及以上文明先进行列,全市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参与率达到50%,全市非公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互联网企业创建活动参与率达到30%以上。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倡树文明新风,以整治社会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环境秩序的不文明行为为重点,着力强化公民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公德意识,围绕建设一座市民人人践行垃圾分类不乱丢、有序排队不争抢、路口礼让不乱闯、遵规养宠不扰民、餐桌文明不浪费、停车到位不随意、好客有礼展形象的文明有礼之城。

文化繁荣工程方面: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优化建筑高度管理和色彩设计,将泉城自然禀赋和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城市景观亮化,塑造显山露水、协调灵动、时尚大气的城市天际线,彰显“山泉湖河城”交相辉映的城市风貌。持续推进高品质泉城书房建设,2023年泉城书房达到35家以上,培育一批高品质、高颜值、多业态的实体书店,探索开展“泉城书吧”建设等公共阅读服务。以再现“曲山艺海”为抓手重塑泉城文艺高峰,以“二安”诗词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塑造“诗城词都”。加快“泉·城文化景观”申遗,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体验基地,打造“非遗城市”品牌。对标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全面做好文化资源利用、人文精神彰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服务供给,全面提升“济南故事”全球影响力等。

提质立品工程方面:推进全国节水典范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山体保护修复,加快建设公园城市,搭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游园四类公园体系,2021年年底前完成1000个公园建设目标。推广垃圾分类处置,实现市域垃圾全分类、资源全回收、原生垃圾基本零填埋,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统筹市域交通、城市交通和公共交通建设发展,加快构建“三环十二射”高快一体公路网,加密支路网,加强支路网络微循环改造,加快消除瓶颈路、打通断头路。形成地上地下多网融合的公共交通体系,强力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6条线路建设等。同时,全面提高环卫保洁水平,打造净化绿化美化城市街景,提升道路整体洁净度,主次道路深度保洁率达98%以上。打造100条绿量充沛、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特色景观道路、街区。突出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薄弱的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农贸市场,持续巩固提升拆违拆临成果,推进“无违建街(镇)”建设,精准做好基础设施改造等。

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方面,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健全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推动社区服务提档升级。以打造全覆盖的社区生活15分钟便民商圈、养老圈、教育圈、医疗服务圈等为目标,补短板、优存量、加增量,稳步推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拓展公共服务功能。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体,着力提升城市温度。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实现城乡困难群体救助全覆盖。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济南。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不断增进市民群众健康福祉。实施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扩大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办好世俱杯、泉城(济南)马拉松、国际冬泳公开赛等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

开展“创城最美”等六大赋能行动

《行动计划》还提出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六大赋能行动。

“创城最美”赋能行动。按照“一年强基础,两年立标杆,三年创品牌”的创建程序,在全市街巷、楼道、口袋公园、商超、校园、集贸市场、宾馆饭店、书店等公共场所,广泛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最美系列选树”活动。每年精选典型案例,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创建模式,予以重点宣传推广,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创建品牌和典型经验。

“公益宣传”赋能行动。其中,要将公益宣传与城市景观建设相融合,鼓励倡导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因地制宜增设城市雕塑、小品、喷泉,提升城市街景的美学美感。

“智慧创建”赋能行动。加快推动智慧泉城创城指挥中心迭代升级,构建文明典范城市智慧化指挥运行体系,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与文明创建深度融合。重点聚焦智慧服务建设,推进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社保等领域智慧应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移动端办理“应上尽上”,打造全天候服务型“掌上政府”。

“行业示范”赋能行动。重点围绕物业、交通、医疗、金融、快递、旅游、培训、家政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推动主管部门认真落实本行业文明创建主体责任,将创建标准要求融入行业规范、工作制度、企业文化。强力整治服务缺失、态度冷漠、欺诈宰客等行业乱象。

“法治保障”赋能行动。运用地方立法优势,不断完善立法方式方法,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治理成功经验做法加以固化,巩固和拓展城市文明建设成果,推动文明创建地方立法工作与时俱进,走在全国前列。

“网络文明”赋能行动。着眼适应互联网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新要求,持续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引导互联网企业和网民创作生产传播格调健康的网络作品。

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实施“一把手”负责制

此外,《行动计划》还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实施项目带动、激发参与活力、严格奖惩激励、务求实际实效等方面作出部署,要求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根据《行动计划》,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实施“一把手”负责制,形成党委组织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此外,着眼强化“有效落实”,用好干部正向激励机制,激励干部在创建工作中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对工作任务落实不力、屡推不动;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彻底;媒体典型曝光、群众反映强烈;在国家和省测评中失职失分的,按照“三位一体”推进机制和文明先进管理办法,对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责任人进行约谈,对单位采取通报批评、告诫、暂停文明先进资格、取消申报资格等惩戒措施;严重失职失分的,取消文明先进称号,启动问责机制。

(编辑:于东洋; 责任编辑:姜琳; 终审:孙佳音)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