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前行的力量!《榜样》是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文明办、济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大型公益宣传平台。
一个祖祖辈辈在黄土地的农业村,怎么才能多挣钱?找到了致富的路径,怎么才能保证这条致富道路走得稳?
从产业确立,到技术保障,再到科学引领,再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谋发展,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孙耿街道杓子李村党支部书记朱宝才,以其致富的追求、务实的态度、善学的精神,带领村民们走向了乡村振兴的幸福路!
这边热火朝天销售西红柿,那边喜气洋洋忙着种豆角,里里外外是好手,进进出出都挣钱,这是朱宝才最愿意看到的场景。看着村民们的收入一天比一天多,生活一天比一天富,朱宝才的心里甭提有多高兴。村民们说,杓子李村是个典型的北方平原村,黄土地里只知道种植玉米、小麦等费时费力还不挣钱的传统农作物,大平原上的姑娘小伙子们,越来越多地离开了这庄稼地。
朱宝才上任后,主动征求群众意见,积极组织党员研讨,四处考察学习实验,最终确定了发展蔬菜大棚的致富新路子。要知道,这是二十年前的事,二十年前的蔬菜大棚,呼啦啦的矗立在这空旷的田野里,那可是片独特耀眼的风景。
有人带头干,有人试着看,逐步地,杓子李村的蔬菜大棚就发展到了六百多。上了规模,再科学种植,这产量自然就有了,只是这销路呢,又成了新问题。
“时间就是金钱”,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话,也是督促朱宝才改变村民蔬菜销售难题的紧箍咒。朱宝才多方协调筹资,最终建起了村里专属的蔬菜批发站,注册了村里专有的商标。不仅如此,朱宝才还专门建设了四个高标准蔬菜育苗棚,邀请专家指导村民们更加科学地种植。逐步地,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客户就赶到了这里。蔬菜销售从求着别人买,到别人争着买,省工了、省力了,村民们实实在在地挣钱了。
村民要致富,乡村要振兴,只是“振兴的乡村”不只是口袋里有了钱,更需要脑袋里有知识。朱宝才协调筹措,建成了五千平方米的村民文化大广场,建成了藏书六千多册的农民小书屋。
蔬菜大棚现在说来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架不住朱宝才和村民们种植得早;西红柿种植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但是架不住朱宝才他们村里的规模大。竞争的极致是无争,要想没人与你竞争,那你就得比别人有眼光。同样道理,吸引的根本是魅力,要想比别人多一分魅力,那你最起码要让别人对你有多一分选择!本强则茂,基壮则安,这是一个硬道理,更是一个高标准!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孙耿街道杓子李村党支部书记 朱宝才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从这片泥土中蹚出一条致富路!我不怕吃苦,不怕跑腿,蔬菜喜获丰收,百姓有了收入,就是我最自豪的事情!
(编辑:孔雪; 责任编辑:郑富强; 终审: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