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以《济南:数字赋能 精准防控疫情》为题,对济南利用信息化技术助力疫情防控的做法进行了报道。
最近,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济南园区项目新招一批建筑工人。按照新规定,这些工人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要第一时间录入市建筑工地管理平台。
四月初,济南一工地发生疫情,济南迅速完善建筑工地管理平台,精准掌握建筑工人底数和流向。
利用信息化手段,济南对27万多名建筑工人建档管理,同时依托建设工地扬尘在线监测与视频监控系统,对工地防疫措施落实情况实施“云监管”。
“这些措施的落实,对于建设工地尽短时间内把疫情控制住,起到了关键作用。”济南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处处长赵继光介绍说,截至到五月中下旬,全市2400多个工地复工率达97.2%。
与病毒赛跑防控得精准高效,疫情排查工作量大,重点人群随访数据日均8万余条,峰值高达29万余条。
以快制快,济南公安部门创新推出“AI随访系统”,短信提醒外省来济人员自主报备,智能外呼甄别涉疫风险人员,定时群呼联系不上人员。
AI随访系统可支持全市3000个随访坐席拨打,五月份以来,短信主动报备人员达12000人次。
数据赋能疫情防控,济南首次摸清千万级城市人口底数,实现全员核酸精准追检,场所码扫码人次超过2亿次,应用数量全省第一。
(编辑:吴昊; 责任编辑:曲萧琳; 终审: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