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发出了“英雄帖”,广邀英雄,论剑泉城。
悬赏额很高,共计3355万元。
英雄不问出处,不论资质、不设门槛,谁有本事谁来!
揭榜挂帅
7月19日上午,济南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南精准对接企业,探索实施“揭榜挂帅”机制相关情况。当天下午,2022年度济南市科技计划“揭榜挂帅”榜单随即发布,面向全国“高手”征集解决方案。
揭榜挂帅,对许多人来说这可能还是个比较新鲜的词汇,但实际上是我国科技创新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意指由政府组织、面向全社会开放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的科研经费投入制度。通俗来说,就是政府就共性、关键性的技术难题,面向社会悬赏征集解决方案,谁能干让谁上,谁能解决谁挂帅。
近年来,“揭榜挂帅”备受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可以探索搞揭榜挂帅,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
2020年、2021年,揭榜挂帅连续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地方层面,贵州、江苏、山东、安徽等地已陆续推行了这一制度。
通过揭榜挂帅,可以把项目交给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手中,不论资质、不设门槛、惟求实效,有助于推动解决技术难题特别是共性和关键性技术,改变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更大力度
对于城市来说,揭榜挂帅也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1年,济南市首次启动揭榜挂帅,重点是人工智能。至目前,已分别组织实施了省人工智能重大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市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和济南科技计划项目的揭榜挂帅,面向全国征集高手“破题”。
从实施效果来看,在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还营造了“谁能干就让谁干”良好创新生态——
围绕济南人工智能重大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建设,由4个创新联合体开展联合攻关,获批省级财政资金3807万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1.96亿元;
支持布局9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建设示范,市级财政投入2000万元,带动社会资金6000万元。面向全国发布榜单10个,9个成功揭榜。
济南市科技局局长陈西武对媒体表示,在国家已布局建设的人工智能试验区中,济南资金投入强度最大、组织实施方式全国首创,并率先实行双技术总师负责制。
2022年,济南再次启动“揭榜挂帅”,这次重点瞄准了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主导产业的10个重点方向。
相较去年,今年济南揭榜挂帅的力度更大、信心更足,15项榜单金额共计3355万元,撬动市场主体研发投入2.17亿元。
济南特色
虽然各地都在搞,但济南的揭榜挂帅具有更多特色与创新点。
需求导向——
企业需求类榜单:建立企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机制,由在济南市行政区域注册的企业提出榜单需求,并向全国发布。
创新意识——
关键技术攻关类榜单:济南市科学技术局结合全市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实际主动凝练产生,主要解决制约济南市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问题。
问题思维——
从19日下午发布的榜单来看,覆盖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4个领域10个细分方向,皆为济南市共性技术问题以及企业迫切需要但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金融参与——
为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济南还积极协调浦发银行和齐鲁银行2家驻济银行,为榜单需求方及揭榜联合体合计提供综合授信达40亿元,更好服务企业融资需求,积极推动科技与金融融合。
作为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此举也可视为济南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一项重要措施,将激发出更多活力。
全新动能
近年来,在工业强市战略引领下,济南市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主导产业呈现链式集群规模化发展,总量达到1.3万亿元,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的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推动四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发展,2022年规模突破1.4万亿元。实现这样的目标,有赖于科技创新的支撑。此次,济南聚焦四大产业技术难题“揭榜挂帅”,意义不言自明。
另一方面,济南正以加快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目标,持续提升城市创新综合实力。15家“中科系”科研院所落地,获批建设合肥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和3家省实验室,备案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达58家,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山东区块链研究院为引领的“1+10+N”新型研发体系初步形成,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在全国创新型城市排名中居第14位……一系列数字标记着济南科技创新的努力与高度。
此次,济南以更大力度开展揭榜挂帅,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路径,无疑将为济南进一步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强省会注入新的动能。
正如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斌在发布榜单时所说,我们诚挚邀请全国范围,特别是驻济的高校院所、科技企业,前来揭榜答题,以开放式创新对接供需两端、引领技术变革、构建产业生态。
各路英雄,济南等你来揭榜!
(编辑:孔雪; 责任编辑:袁菲; 终审: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