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济南|济南网 民生 无线济南

央视“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磅关注 |山东济南:科学育种 支撑国家粮食安全

2023-08-16济南网

8月16日央视《朝闻天下》分别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小小一粒种 牵动小家与大家》《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十年育种改良升级 百姓更要吃得好》《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在田间发现问题 育种人科研在大地上》为题,对山东夏粮获丰收,科学育种,有力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安全进行重点报道。

视频: 小小一粒种 牵动小家与大家

央视在报道中说,山东是我国第二大小麦主产省。今年,山东夏粮再获丰收,总产达到534.8亿斤、同比增加6.5亿斤。特别是,今年山东省小麦种子收了19亿斤,不仅能满足山东省内秋种需要,还可为周边省份提供种子3.4亿斤。

记者调研来到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这里育成了多个种子“芯片”,有力支撑了国家粮食安全、种业安全。

记者来到位于济南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在实验室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写着编号的育种材料,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前阵子刚从田里收割的。

“首先我们要进行籽粒的鉴定,比方说籽粒的大小,它饱不饱满,还有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在品质,看看它的蛋白质含量,它的蛋白质质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刘建军说,这项工作一定要在每年的10月中旬之前完成,目的就是为了下一年度的播种做好准备。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从20世纪80年代起,山东省农科院小麦遗传育种团队开始研发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并积累了大量种质资源。团队培育的济麦22被誉为“划时代的小麦品种”,是目前我国适应性最广、年推广面积最大小麦品种,累计推广3.5亿亩。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刘建军告诉记者,济麦22在全国8个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到现在已经11年,仍然是全国第一大小麦品种。刘建军说,全国各个育种单位都以济麦22做亲本,目前已经育成审定的小麦品种,租略统计176个,从这个意义来讲,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很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小小一粒种子,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国家战略。好种子不仅要在风调雨顺的年份能够高产,而且在遭遇极端天气灾害时,也能最大程度保证粮食有产量,农民有收益。

“今年5月份一场大风我感觉毁了,但到地里看很好,所以这样的好品种就是咱种粮大户的定心丸。”山东省滕州市鹏宇家庭农场负责人龙振存说。

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对育种人员来说就是要培育更多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绿色多抗的新品种。近年来,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育种团队,一方面以济麦22为基础进行改良升级,目前已经培育出抗白粉病的济麦22,另一方面正在进行抗赤霉病济麦22的培育。生产上通过推广种植抗病品种来减少农药施用量,对于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刘建军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作物的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前可能强调产量,只注重产重这一个性状,但现在不仅要品质好,抗逆性好,还要抗病性好。

视频:十年育种改良升级 百姓更要吃得好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培育一个新品种科研团队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经过多代筛选,需要从成千上万个杂交组合中,综合平衡产量、品质、抗病性、抗倒伏等多种性状,最终找到最优组合。

几十年来,济麦系列深受亲睐,离不开山东省农科院一代代育种人超前的科研意识。包括济麦22在内的很多品种,审定前已着手后续的二轮改良,相当于给新品种“打补丁”和“升级”。种子的改良升级,让我们不仅吃得饱,更能吃得好。

在今年山东省夏收的6000万亩小麦中,山东省农科院培育的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4,种植面积达到700多万亩,连续3年成为山东种植面积最大的强筋小麦品种。

“在超市里我们所看到低、中筋粉,高筋粉,不同等级(类别)的面粉它是适合制作不同的食品,比方说高筋粉它一般适合制作面包,那么济麦44,它的品质是可以说是高筋粉的升级版,因为它达到了超强筋的标准,我们国家规定的强筋小麦的面团稳定时间一般都是10分钟以上,那么济麦44可以达到20分钟以上,它的筋力更强,所以叫超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所研究员刘建军说。

我国传统的小麦品种,大多适宜加工馒头、面条等蒸煮食品,但由于面筋含量不足,烘焙加工效果较差。随着消费者对面食需求更加多元化,我国每年都要进口部分适宜制作面包、蛋糕等食品的小麦作为结构性补充,济麦44满足了市场对超强筋小麦的需求。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刘建军告诉记者,济麦44从品质来讲完全可以替代进口的优质强筋小麦,其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都表现较好。

在育种领域,“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是几乎无法突破的“天花板”。多年来,农民不爱种强筋小麦,主要是产量偏低,即使收购价格高,收入依然不高。

通过科学育种,山东省农科院推出的新品种济麦44实现了集超强筋、高产、广适、抗病等特点于一身,这也使得它通过审定还不到5年,却已经连续3年成为山东种植面积最大的强筋小麦品种,受到农民和市场的欢迎。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刘建军介绍,从2001年到2022年,山东省审定小麦品种数量大约为260多个,其中达到强筋标准的只有十几个,占整个审定品种的大约5%左右。“从这就可以看出来,要培育一个强的项目是多么的难。”刘建军说道。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开昌表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作为种人,我们将围续着高产优质、绿色高效、适宜吸收等重更性状,开展长期育种科技攻关,力争实现品种的重大案破。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做出我们农科贡献。

视频: 在田间发现问题 育种人科研在大地上

在华北黄淮一带,一些地方采取冬小麦与夏玉米轮作的种植制度,因为两年三熟,农时相当紧张,现在这个时间,正是夏玉米生长的关键期,对育种人来说,农田,是他们第一手科研资料的重要来源。

在山东省农科院位于济南市章丘区的试验基地,我们见到了正在田间查看玉米长势的玉米育种专家丁照华。

“我们看这个品种到底好还是不好,只是靠别人说,肯定是不行的,自己来看,不在田间发现问题,怎么去问题导向,凭空去想,哪能出来好东西。”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丁照华说。

这片试验基地,占地600多亩,是小麦玉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这里种植的玉米有上百种。

正值伏天,济南湿度大、气温高。这个时候走进玉米地,就像进入一个巨大的蒸笼。别说还要走来走去查看玉米状况,给玉米授粉,只是站在那里不动,一会儿身上衣服就湿透了。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丁照华坦言,我们这些人无论是博士还是女同志,有每个人的工作,在这短短时间之内就要把它干完,只要吃苦,只要带着想法去干,一定能出成绩

说到成绩,最让团队高兴的,就是历经十多年时间,他们选育的王米新品种鲁单510,2021年通过山东省审定,今年被确定为山东省主推品种,仅2年时间跻身山东省推广应用前十位。它具有高产、稳产、广适、耐盐碱的特点。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育玉米研究所研究员丁照华说,鲁单510从整个黄海地区来看,经得住市场考验。农业不是靠理论分析出来的,必须靠田间鉴定。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育成玉米杂交种80余个,多个品种被推荐为国家和山东省主导品种,在全国形成了“鲁单”品种的创新品牌,累计推广面积3亿多亩,增加社会效益200多亿元,为山东粮食增产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撑。

“在高质量发展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培育)能够给山东省,给全国做出贡献的品种,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农科院系统跟大学不一样,文章一定要出,理论也要出,最终要拿出可应用的品种、可应用的技术来服务社会生产。”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丁照华说。

(编辑:常振燕; 责任编辑:袁菲; 终审:郑富强)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