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时间银行、“假日学堂”、“义工奶奶”“泉馨全意”居家养老、“河小工”护河队、“北关姐姐”……一个项目、一份温情,一个项目、一份奉献,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天桥老干部志愿者们用一颗恒久赤诚的心,释放城市发展的温度与厚度,彰显着老同志的责任与担当。
9月26日,济南市离退休干部作用发挥“三化工程”启动仪式暨天桥区“枫叶大篷车·益路枫华”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发布会在北坦街道举行。
山东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宋文军;济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张强;天桥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庆国;天桥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德东;济南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李智;天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滕培汤;天桥区政协副主席陈乐敏;省委老干部局教育活动处副处长程宗辉参加活动。活动由王德东主持。
活动中,参加活动的领导嘉宾共同观看了《街上流行红马甲》“枫叶大篷车”老干部志愿团事迹纪录片;省、市、区领导为“天桥区老干部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授牌;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宋文军讲话;济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张强致辞;南村街道西社区党委书记田象霞作为社区书记代表发言;到北坦街道北关社区、宝华街街道康成花园社区“天桥区老干部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开展现场观摩,听取天桥区“阵地化支撑、项目化推进、品牌化带动”三化建设和“时间银行”项目推进情况介绍。
天桥区“枫叶大篷车”老干部志愿服务品牌创建于2012年,全区8100余名老干部、老党员志愿者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繁星,在花甲之龄用志愿服务书写着执着和奉献,成为推动天桥发展的重要力量,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全省最美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称号。如今,走过十个春秋的“枫叶大篷车”,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如何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激发老干部新活力、塑造新优势、注入新动能,是天桥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宋文军在讲话中指出,天桥区发扬“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着力打造项目化、品牌化驱动“双引擎”,创新“益路枫华”志愿服务项目,持续擦亮“枫叶大篷车”志愿服务品牌,是对天桥区老干部志愿服务工作在新起点上取得新成效、打造新品牌、创造新经验的有力助推。希望济南市委老干部局和天桥区委老干部继续以“三化工程”建设为契机,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切实把“阵地化支撑、项目化推进、品牌化带动”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努力为老干部作用发挥工作趟新路、赋新能、添新彩。
张强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以来,济南市创新实施“三化工程”,组织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聚焦“六个新跃升”目标,在“十二个方面”重点工作中发挥作用,以实际行动助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在深入推进“三化工程”工作中,天桥区先行先试、勇闯新路,以“品牌创建”为牵引,“项目管理”为支撑,创新“益路枫华”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通过进一步规范提升服务质量,挖掘领袖人才,增强志愿服务“造血功能”,开辟了志愿服务发展新路径,为全市“三化工程”有效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经验值得推广学习。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益路枫华’是在‘枫叶大篷车’的深厚积淀中成长,并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再出发的具体举措。”天桥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宋文静告诉记者,项目既包含着对枫叶大篷车十年志愿服务风华的继承,更寄托着对天桥老干部志愿服务一路高歌前进的美好祝福。
记者注意到,项目注重对志愿者能力的培训,区委老干部局将依托阵地、融合资源,对参与人员进行辅导培训,同时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进行孵化指导,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目标。注重由一个优质项目带出一个领军人物、一个领军人物培养一批项目,从而打破街道与街道、社区与社区的壁垒,大家比学赶超,成长交流,评先树优,良性循环,让老干部社会组织有绵绵不绝的活力,即造血功能。
此外,项目设计了三年发展规划,今年为起步阶段,明年准备打造老干部党建服务中心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两大平台,预计用三年的时间,培育一批领军人物,孵化一批高质量的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秀项目,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的造血功能得到明显体现。
十年不忘初心路,恰是“枫”华正茂时!夕阳之光熠熠生辉,未来的时光里,天桥必将更美更温情,相信老干部们也必将更有所“为”。
来源:天桥融媒
(编辑:鹿茜; 责任编辑:曲萧琳; 终审: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