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变公园、民房变民宿、农民变股民,自济南市历下区与重庆市武隆区、临沂市沂水县建立起结对帮扶以来,乡村美化、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增收,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活力。4月12日,为认真总结近年来历下区东西部协作和乡村振兴工作,进一步激发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东西部协作和乡村振兴工作的积极性,激励帮扶协作干部担当作为,历下区召开全区东西部协作和乡村振兴工作总结部署暨历下区帮扶协作工作表彰大会。会上通报了历下区2022年东西部协作和乡村振兴工作完成情况,并对2023年工作重点进行了部署,同时对在消费帮扶、社会捐赠、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予以表彰。
去年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
乡村振兴考核全市名列前茅
2022年,历下区东西部协作和乡村振兴工作持续发力,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乡村振兴考核全市名列前茅。
过去一年,历下区持续开展资金扶持,全年拨付武隆区援助资金3100万元、沂水县1000万元,全力支持武隆区和以沂水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历下区继续深化产业合作,增加造血能力,引导企业到武隆投资兴业1家,实际到位投资19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历下区还创新“乡村旅游+产业”模式,推进武隆区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换、生态资源和发展资源高效联通,着重推动武隆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打造以双河镇为代表的“高山番茄谷”、火炉镇为代表的“火炉脆桃”和沧沟乡为代表的“沧沟西瓜”的高山农研旅田园综合体全部采取“国企+科研机构+协会+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模式,产值预计2000万元,让当地农民变股民。
过去一年,历下区持续强化人才协作,壮大帮扶队伍。根据重庆现实需求,量身定制人才帮扶队伍,分别选派党政干部1名赴武隆区挂职,13名赴沂水县挂职;开展乡村振兴干部培训班培训沂水县人员50人次;开展教育、医疗领域专业技术人员选派武隆区40名,沂水县33名;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武隆区409人次。其中,赴武隆支教期间,选派教师超额完成支教任务,进行56场讲座、97节公开课,结对帮带教师59名,指导教研组51个,举办特色活动59次,得到两地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过去一年,历下区持续创新消费举措,线上线下齐发力。统筹全社会各方面资源购买和帮助销售协作地区产品,巩固拓展东西协作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形成。通过举办2022年历下区消费协作产品推介活动,重点发挥历下区在经济核心的优势,通过各种优质渠道、开放平台,集中推介重庆武隆等各县区的50余种农产品,并通过现场签约、线上直播、小程序推广等三种方式,增加农产品的销售,实现精准协作。通过线上+线下帮助销售武隆区农特产品2691.33万元
过去一年,历下区持续深化劳务协作,巩固脱贫成果。帮助武隆区完成445人就近就地就业,55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246人次,帮助沂水县40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3人就近就地就业。
此外,源源不断的爱心捐赠也从历下区“飞”往乌江和沂河,过去一年,历下区发动企业、社会各界向武隆区捐赠各类物资和现金721.38万元,向沂水县捐赠物资折合321.6万元。
锚定全年任务目标
推动协作提档升级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东西部协作和乡村振兴工作任务艰巨繁重。历下区将进一步强化任务落实,从高处着眼、从细处入手,着力推动协作提档升级,科学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坚持善谋善为、善做善成,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力开创工作新局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协作机制,与武隆、沂水携手同心,努力打造鲁渝、济临协作“幸福篇”。
根据历下区东西协作和乡村振兴工作部署,历下区将持续深化人才协作,继续做好党政干部到武隆区挂职和挂职干部的考核工作。持续做好资金帮扶就,拨付财政援助资金重庆武隆区3100万元,临沂沂水县1000万元,支持当地乡村振兴项目的建设。凝聚爱心群体 ,汇聚协作合力,计划动员社会各界向重庆武隆区捐赠500万元款物,向临沂沂水县实施社会捐赠260万元款物。
深化优秀人才交流,选派医疗、教育等专业技术人员到重庆武隆区交流;与沂水县开展活动不少于1次,开展培训分别不少于50人次。
深化劳动力就业和培训工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武隆区就近就业、转移就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不少于300人次,其中脱贫人口不少于200人次,持续帮助协作地区推进帮扶车间建设。深化开展消费协作,持续销售重庆武隆区农特产品2500万元。升级“输血”变“造血”,向重庆武隆区输入科技成果2项,以科技促发展。
(编辑:王修远; 责任编辑:姜琳; 终审:郑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