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济南|济南网 天下 无线济南

济南有个“第六好”书店 老板曾摆摊儿,他一直希望“好书不贵”

2019-12-10济南网

阅读方式的改变,网络书店的冲击,日渐上涨的房租……这些无不构成实体书店所面临的困境,但在济南仍有一些人选择逆流而上,在实体书店这片领域之上坚守。实体书店作为城市文化名片,寒冬之下该如何生存?天下泉城客户端聚焦民营书店……

在济南市历下区县西巷北首,坐落着一家非典型的民营独立书店,名叫“不贵书店”,是一家听起来像是折扣书店的正版书店。这家书店被众多书友称作“济南第六好的书店”。“第六”只是一个玩笑的说法,没人知道第一到第五是谁,但很多书友认为,不贵书店并非第六,而是第一,因为那份纯粹。不贵书店老板王树增也被认为是一个十分有趣而认真的人。

不贵书店称得上是一家非典型的独立书店样本,王树增用近五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摆摊儿卖书到开一家书店的转变,但不变的始终是他心里对书的无穷热爱,也正是因为这份爱,这家不贵书店被他注入了强烈的“王树增色彩”。

济南图书界的“扫地僧”

在一个工作日,天下泉城客户端记者走进了位于县西巷北首的不贵书店,店里只有王树增和他的妻子李永华。二人全神贯注地盯着手机屏幕,偶尔轻声交谈,尽管店内冷冷清清,但是微信上却是另一番景象,大量消息等待着回复,很多个“红点”正在等待着王树增去解答,顺利的话,这些“红点”之后将转化为订单和包裹发往济南各个区县,甚至全国各地。

与人们印象中的某些连锁独立书店不同,不贵书店没有美味的咖啡或轻食,也没有舒适的卡座,这本是一些独立书店吸引顾客的主要手段。王树增并无这种打算,他的主要宣传手段是微信朋友圈,在朋友圈里,他延伸着自己的不贵书店,耐心经营着不贵书店的微店,维护着属于自己的社群。

王树增、李永华二人书店合影

王树增告诉记者,他目前有5个微信号,有人来买书他就加上人家微信,当然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回头客的推荐。记者从王树增手中接过他的手机,从上到下,一个又一个未读消息,询问着关于某本书的消息,王树增和妻子李永华既负责着店内图书的整理与销售,又在线上充当着“客服”的角色。

王树增朋友圈截图

王树增的朋友圈保持着相当稳定的更新频率,好友能够看见王树增发出连续三个“hello”,后面跟的可能是“上午好”“中午好”“晚上好”“深夜好”,主要内容是推荐书目或者王树增身边的故事。朋友圈塑造出了王树增的线上形象:风趣幽默,会讲故事,关键的是“好书不贵”。

九十六平米的空间里究竟有多少书,王树增心里没数。但是王树增清楚的是,光靠选书作用并不大,重要的是让书的价格尽可能的低,书不仅要好,还得便宜。不贵书店所售图书,价格一般非常低,有时甚至会接近正常书店的进货折扣,也就是定价的六折左右。

不贵书店店内照片

被问到有什么诀窍拿到如此低折扣的书时,王树增坦言并没有什么技巧,只能靠多跑跑、加大进货量来打动出版商。“压力留给自己,方便留给你们。”王树增说。

但是依靠加大供货量来拉低进价的激进策略是伴随风险的。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前两年,出版社一般会接受“退货”,也就是说如果某本书销量不佳,书店可以选择向出版社“退货”来降低库存压力。然而,近段时间出版社停止了这种模式,这造成的结果就是书店不敢大量进购,以避免带来经营压力。尽管对这种风险心知肚明,但王树增并没有选择放弃冒险。因为在他心里,书永远是书店第一位的考量因素,必须要靠好书来吸引消费者,“好书不贵”无疑是其中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王树增朋友圈截图

10月10日,王树增发了条朋友圈,晒了一本《痛苦的中国人》,他写道:“在我的印象中,这本《痛苦的中国人》我起码买了三年了。就这样,成为滞销书。但我一直没有放弃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彼得·汉德克在当晚获得了201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在这之前的另一条朋友圈里,王树增写道:“虽然我在很多时候都榜上无名,但是,我现在坚定自信地觉得:不贵书店是济南图书界的扫地僧。”

“从小就是个买书大王”

距离不贵书店一两百米的地方就是书店库房所在地,在一个三层沿街楼里,一楼的库房满满当当竖立着几十个书架,书架上摆满了书,记者目测整个库房的面积大概是书店面积的四到五倍。那些微信上转化而来的订单就是从这里出发,被送到顾客手中。

不贵书店库房

库房里有两个人在忙碌着,花甲之年的李成荣和年轻的门玉辉。63岁的李成荣并不识字,但是现在整天与大量的书打交道,她负责将书打包整理,简单利落。在这之前,她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照顾淄博市沂源县苇子峪村的土地与果树上了,也是在那片土地上,她养育了她一个女儿,一个儿子——不贵书店的老板王树增。

说起王树增上学时买书的疯狂,李成荣到现在仍然有些情绪激动,但并不是愤怒的激动,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王树增母亲李成荣女士

“以前放假的时候,他(王树增)爸爸开着三轮车去接他,拉回来好几大箱子书,从初中就开始买很多的书,从小就是个‘买书大王’。”李成荣笑着说。

让李成荣更意外的是,王树增不仅买书疯狂,最后还开了一家书店。

李成荣告诉记者,直到盘下如今不贵书店的店面,王树增才把要开一家书店的消息告诉家里人。这在家人看来有些难以理解,但是他们也明白:这行当,王树增是真的喜欢,阻挠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2012年大学毕业后,王树增从日照来到省城济南,进入一所医院工作。白天上班,晚上王树增也没闲着,在商业街上,在大学周边,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摆摊儿卖书。李成荣评价儿子:“他能吃苦啊。”许多不贵书店如今的忠实粉丝就是从王树增摆摊儿开始积累起来的。白天上班,晚上摆摊到深夜十一二点是常有的事儿,但是王树增丝毫不觉辛苦,自得其乐。

朋友为王树增画的摆摊儿漫画

如今,人们在闹市或景区门口,也能看见摆摊卖书的,不同的是这些人一般按“斤”卖一些质量可疑的书,王树增卖的却全是正版图书。王树增容忍不了别人指责他的书是盗版,按他的话来说,他一般会“死磕到底”,为了证明自己的一套书是正版,王树增曾拉着顾客找到出版社。当面得到出版社的肯定后,王树增这才罢手。“我不卖盗版,这是原则问题。”王树增说道。

李振向(左一)与王树增、李永华

毕业于济南大学的李振向也在同一天与记者前后脚来到了不贵书店,李振向从摆摊儿时就与王树增相识。在毕业后,他还专门写了一篇小文来推荐王树增,希望给他引流。

“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天天骑一电动三轮车满济南的晃荡,远没有现在这样‘风光’……他卖书从不吆喝,塑料纸往地上一铺,书籍往地上一摆,就自顾自玩手机或者看书,有人询价便抬头回答,无人问津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李振向

李振向用三个词语来描述王树增:踏实,有趣,文艺。因为王树增,李振向毕业以后也习惯经常来不贵书店逛一逛,挑两本书,顺便让王树增给介绍个“对象”。

不贵书店微店的评论区尽是对王树增的赞美与调侃,其中一位网友写道:

认识这个书店老板还是多年前他在山师摆地推的时候,骑着一辆破三轮车带着狗去单位给我送书,人长得比较着急但心地善良,有时候拜托他给找些市面上难得的好书还是尽心尽力的。这么多年一直坚持正版,价格亲民,让真正喜欢读书的人买得起书,看好书,这个书贩子做到了。

2016年末,2017年初,王树增盘下了县西巷北头的新坊巷128号的店面,面积只有小小的45平方米,在2017年的劳动节,不贵书店正式开门营业了,从此王树增也告别了摆摊时代。泉城的民营书店市场风起云涌之时,王树增单枪匹马,既无资本青睐,也没品牌优势,但是凭借对于书的热爱,王树增的书店开得还算顺利。

但是当被问到起初有什么困难时,王树增回过头问身旁的李永华:“有什么困难吗?”李永华笑而不答。“没什么困难!”王树增随即回答道。

经营好自己,经营好书店,经营好身边的朋友

王树增认同书的价值胜过认同书店的价值,他说:“对书店来说,书永远是核心。”在王树增看来,读者最终认同的也是书店中的书,自己想做的就是能为读者带来更多好而不贵的书。

很多人会对书店抱有非常理想主义的浪漫想象,在书店中写上各种标语式的宣传语。尽管王树增对书有着自己的坚守,很多读者也将不贵书店定义为理想中的独立书店,但是王树增却从某种程度上拒绝这种想象,以至于他在店里红纸黑字地写出来:“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开书店?为了赚钱”,“为了赚钱”四个字格外大。

但是低价卖书的策略让王树增的利润显得十分微薄。在2019年11月9日,王树增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我今天逛街的时候,我很难过。我起码卖1200元到1500元的书才能把这150块钱给赚回来。很难过。爱大家啊。”

王树增坦言,不贵书店目前面临着不小的库存压力,这也是大量进书、低价卖书的风险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但是即使面临着这样的状况,王树增依然选择为顾客保持着稳定而快速的新书上架。理由还是那句话,“书永远是核心,读者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王树增说。

图片来自王树增朋友圈

虽然风险常在,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不贵书店积累起了规模并不算小的回头客社群,这群人始终没有抛弃他并与他成为朋友,这群回头客也始终是不贵书店的消费主力军。除了靠感情维系,王树增还有其他手段来增强与顾客之间的粘性,比如与烤肉店软磨硬泡,为顾客尽可能争取到低折扣的烤肉套餐等等。

从消费者转变为朋友已殊为不易,将朋友转化为妻子就更是难得。李永华从朋友那儿知道了有一个有趣的书贩子名叫“王树增”。“我对象还不是我对象的时间,她经常买书,买来买去,就熟悉了。我说,咱们谈个恋爱吧。”王树增写道。

李永华展示夫妻二人漫画

李永华最终也和这个“书贩子”成为了两口子。当李永华向家里人介绍王树增时,家里人疑惑地问:“卖书能赚钱吗?”

李永华原本在济南高新区做一份翻译工作,因为王树增每天都深夜回家,李永华一度非常不理解,但是直到她近距离参与到这个“书贩子”的工作中时,她才体会到王树增的不易。

再后来,原本工作的合同到期,李永华没有选择续签,最终成为了这个“书贩子”的妻子以及全职员工,从此“一起过上了深夜回家的生活。”在书架上还可以看见夫妻二人的结婚照,他们甚至将书店作为了了婚纱照的背景之一。今年的刚结完婚,王树增两口子也并没有借这个喜庆的时机选择休息蜜月,而是选择为订单打包发货。

王树增、李永华二人婚纱照

虽然不贵书店仍然存在着肉眼可见的经营压力,但小两口都感到满足,并无悲观,深夜闭店整理完微信订单后,能一起走进电影院看场电影就已经是件十分幸福的小事情。王树增平时爱喝点小酒来放松放松,用细腻的笔触写写身边的故事。

在故事里,王树增会回想起从前:

“我自幼在农村长大,高中毕业之前,我连县城都没出去过。后来我来到济南,我越来越了解到,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之间的差距,从出生之日起就拉开了,越拉越大。

我第一次接触电脑的时候,我感叹,还有这么神奇的东西,竟然可以在上面画画。而县城里的孩子都已经会熟练的操作电脑了。

但我并不因此怯场,因为我读的书比他们多。”

王树增也会描述现在:

“我年轻时候有过很多华丽却不切实际的梦,我想成为Somebody(注:某个人),我也曾下过有志者事竟成的决心。现在我想地却是:经营好自己,经营好书店,经营好身边的朋友。”

如今而立之年的王树增,将继续乐观地承担那些压力,因为心底里热爱,所以他将继续书写不贵书店这家济南非典型独立书店的故事。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