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济南|济南网 天下 无线济南

事关200多万人的幸福感,青岛正在跨越这个“鸿沟”

2021-12-17网信青岛微信公众号

手机轻点几下,

全青岛的养老机构就呈现在眼前。

不用下载APP,

不占用手机内存,

页面简洁,操作简单,字号还大。

这便是——

青岛最近上线的全市

“养老地图”

登录平台,能看到每家养老机构是几星级的,在什么位置,有多少床位,已经入住了多少老人,还留有多少床位等信息,可让老人更精确地了解养老服务机构,更便捷地获取养老服务。

“养老地图”是青岛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数字红利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数字时代向前狂奔之时,

如何让老年人不“掉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课题。

有关调查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使用电子支付的仅有51%,这意味着尚有一半老年人不会使用电子支付手段。

作为一座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青岛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204万,能否让老年人融入数字时代,关乎整座城市的幸福感指数。而青岛的探索,为解答“时代命题”启迪了新的思路。

相比其他城市而言,让老年人拥抱数字时代,青岛拥有更为迫切的现实需求。

“七普数据”显示,青岛60岁以上人口占比20.28%,65岁以上老人占比14.20%。10年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5.5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3.94个百分点。

对于许多老年人而言,如何适应、融入数字时代,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面对数字时代,老年人其实拥有非常强烈的“学习欲”。2018年,青岛市老年大学开设手机智能终端课程,一时间火爆起来,由于报名的人太多,最后细分出手机摄影、手机智能终端两个专业。

老年人渴求跟上时代潮流的心态一览无余。

图片

△图片说明:青岛蓝马甲公益行动走进100个社区,场场爆满。

今年,以“数字助老 反诈防骗”为宗旨的蓝马甲行动火爆也是证明之一。

行动是由中共青岛市委网信办、青岛市文明办、青岛市公安局指导,支付宝等联合发起,为青岛市老年人提供智能手机使用、防骗知识及金融安全教育等适老化公益服务,目前已走进100个社区,现场听课的老年人近万人,场场爆满。

无论是数字经济还是智慧城市,其最终的落脚点均是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若不能让更多老年人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捷,那么城市的幸福感便会大打折扣。

为了让城市更为“老年友好”,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促进老年人与城市的和谐发展,青岛早已将“老年人拥抱数字时代”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一环。

首先在顶层设计上,密集出台一系列举措,在政策上保障“数字助老”,并树立起鲜明的导向。

政府层面率先做出改变。今年2月,《青岛市优化政务服务便利老年人办事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发布,从优化老年人线下办事服务渠道、推动老年人高频服务向基层延伸、网上服务适老化改造等六大方面,提出了23条便利老年人办事服务的具体措施。

其中一条规定,可见新举措的贴心之处——优化界面设置,优化“刷脸”功能,实现信息自动录入或匹配,解决老年人输入难问题。

4月,青岛再发《青岛市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出行、就业、消费、文娱等7大方面。明确提出引导企业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比如,智能终端产品生产企业在进行产品研发设计时,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和特点,以大屏幕、大字体、大音量、操作简单等设计为主;积极开发智能辅具、智能家居和健康监测、养老照护等智能化终端产品;为具备行动能力的失智老年人免费配备防走失定位手环,建立失智老年人防走失机制……

5月,《数字青岛2021年行动方案》正式印发,方案提到,优化人社和养老服务数字化水平。推动养老服务“无感办理”,推广智慧养老设施设备应用,基本实现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等政务服务事项自动办理。

政策的鲜明导向,让“老年友好”转变为城市上下的行动。

本月初,“青岛人社”APP2.0版本升级上线,新版本为减少老年人“数字鸿沟”迭代了诸多新功能。

比如,采用语音识别、语音播报、人脸识别等技术,让老年人在系统登录、业务办理、信息查询时操作更简单。并且,新版APP支持养老金、工伤定期待遇、供养定期待遇等社保待遇资格“刷脸”认证。对于行动不便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可由子女、亲属、邻居快速协助“刷脸”认证。

更多企业、社会组织等也参与进来,创新形式,不仅助力老年人掌握新技能,分享数字红利,还帮助老年人适应数字时代,避免数字时代的“坑”。

图片

△图片说明:青岛“反诈大馒头”冲上热搜,引发全网点赞。

今年9月,青岛的“反诈大馒头”冲上热搜,成为全网关注的爆点。

事情是这样的,在蓝马甲公益课堂上,现场听课的大爷大妈,只要答对反诈问题就奖励3斤重的大馒头,馒头上还用可食用色素印了反诈标语。民警说,老年人是电信诈骗受害重点人群,这样做就是为了帮他们增强辨别能力。

这一极具青岛地域特色、适合老年人的活动方式,被中央政法委官方微信、央视新闻等央媒点赞,为全国的数字化助老事业探索、贡献青岛智慧。

不同的路径通往不同的结果。青岛选择的数字化路径,是充满温情的数字化,是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不让任何一个群体掉队,让每一个人都切身感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

日前,国内权威机构发布的《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发展报告(2021)》,青岛以87.73分的得分在337个地方政府中位列第5名,跻身“一流城市”行列。这也印证,青岛这条路子走的对。

让老年人真正融入数字时代,并非朝夕之功。

12月9日,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已将切实解决老年人应用智能技术困难纳入到“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清单。

其中点到了一些具体措施——

● 开展互联网应用的适老化改造,对173家网站和APP完成改造,解决了老年人看不懂、学不会、用不好的问题。

● 针对老年人很关心的就医问题,遴选了“医全通、全药通互联网平台”,专门选择了“AI智慧互联网医院”“面向老年人和亚健康人群的数字中医惠民服务”等示范项目,通过这些示范项目,引导老年人便捷地进行数字化就医。

“总之一句话,让更多的老人家能够简单便利地受益于信息社会。”

其中的很多方面,青岛已经在做,但离理想中的目标还是有差距的。青岛“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让老年人生活幸福、更有尊严。

实现这一目标,青岛任重而道远。

建设数字城市,不能让一个人落下,这体现的是城市的温度,也是城市义不容辞的责任。相信随着一点一滴的改变,青岛有更多的老人“潮”起来!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