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夫地映昊天之辰1,曒(jiǎo)矣虚危2;文缵(zuǎn)百代之宗3,涣乎奎宿(xiǔ)4。宋之东坡,筑台超然;5元之李泂(jiǒng),藉(jiè)名斯楼。6气雄有北7,蔚蔚大观;壮压岱岳,郁郁寡俦。于是群贤毕至,睿哲咸遒。小山远眺,听水调于莲舟;8留仙僦(jiù)居,对荒庭之闲鸥。9惜乎或罹兵燹(xiǎn),或遭回禄10,毁圮屡臻,兴废无由。今之所见,著雍困敦之岁11,于旧址重建者也。
斯楼似不必登,何也?斯楼之周寰,足以厌饫(yù)其目也。若夫临斯楼也,朝露润日,晨辉沐荷,蜻蛉戏水,锦鳞跳波。曾堤12柳肆,镜明湖而婉约;秦祠13竹坞,耀丹墀而婀娜。暨乎金乌翮(hé)敛,银兔足跃,霓虹耀而萤光逐,薰风柔而蝉声歇,月色仿佛以弹琴,水纹徙倚若奏歌。于是丽女祈祈14,髦士峨峨15。切磋淇奥,绰兮君子;16掩翳(yì)洛水,赧然辅靥(yè)。17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是不必登楼者也。
斯楼又不得不登,何也?斯楼之周寰,足以厌饫其目,不足以陶铸其心也。若夫登斯楼也,极目骋怀,洗心澄(dèng)尘,观鹊华之烟雨,悟刹那于古今。循松乔以问道,诵老庄之遗文。仲尼发浮海之叹18,平子写归田之吟19。寿夭不贰20,俯仰无痕21,泰山岂异于秋毫,殇子何羡乎大椿。22千头木奴,稼轩有期;23百亩青苔,道士何存?24尺璧寸阴25,括万点愁肠,临兹一点即超然;九州八殥(yín)26,总三分秋月,观之二分在水心。27惟登斯楼,方知所求性而非兴,所得神而非身也。
超然楼记(白话)
大地对应着天上的星辰,虚危二星非常的明亮。文章有着百代的传承,奎宿散发着光芒。宋代的苏东坡,曾在济南筑超然台;元代的李泂,取“超然”二字命名他修建的楼。这座楼气势足以在北方称雄,有着盛大的景象;气势又足以将泰山压下去,风采很难有人能与它相比。于是吸引了很多贤能、聪明的人来到这里,元代的张可久曾在大明湖泛着舟,听着曲,远眺此楼;清代的蒲松龄曾租住在此,在荒芜的庭院欣赏着闲散的鸥鸟。可惜的是,因为战争或火灾的原因,此楼被毁坏了多次,也被重建了多次,就像人生的大起大落是一种常态,此楼的毁坏和重建也是一种常态。现在看到的超然楼,是2008年在原址上重建的。
来到楼前,似乎不需要一定要登上它,为什么呢?因为超然楼周围的景色已经能满足你对景色的需求。当你来到这座楼前,(欣赏着周围的美景),可以看见晶莹的露水仿佛湿润了太阳(每颗露珠中含着一颗太阳),一株株荷花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之中,蜻蜓用尾巴点着湖水,鱼儿不时的跃出水面。曾堤两侧委婉而含蓄的杨柳,把大明湖当作镜子在梳妆;秦公祠旁身姿婀娜的竹子,绿阴洒落在红色的台阶上。等到太阳落下,月亮升起,明湖周围闪烁着霓虹,萤火虫以为是自己的同伴追逐的霓虹的光,温柔的暖风让蝉停止了鸣叫,月光朦胧像是在弹琴,水纹一圈圈像是在唱歌。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有着众多的美女、贤士来玩。男的在水边交流技艺,心胸宽大,一派君子之风;女的用袖子遮着脸庞,妩媚可怜,一篇娇羞之态。每个人都是乘兴而来,然后满足自己的兴致了就回去,(既然能通过欣赏楼周围的美景得到满足)就说明来这里不一定必须登上这座楼。
但是这座楼又是必须要登上去的,为什么呢?因为超然楼周围的景色虽然能满足欣赏的需要,却并不能满足陶冶性情的需要。只有登上超然楼,眼睛望向远方,敞开自己的胸怀,清洗着你的心灵,涤净浮世的尘埃,(让自己达到空灵的境界)。这时候你眺望着鹊山、华山的烟雨朦胧,才能感悟到古今不过须臾。然后希望沿着赤松子、王子乔的足迹求仙访道,读者老子、庄子留下来的著作去感悟道。你慢慢体会到孔子为什么发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感叹,张衡为什么会写《归田赋》。你又慢慢体会到长寿和短命没有区别,人在世间所经历的终究不会留下痕迹,高大的泰山和细小的秋毫没有区别,早逝的人也并不需要去羡慕八千岁的椿树。辛弃疾在人生失意之后,曾期望归隐田园,种下千颗橘子树;百亩的庭院中已经布满了青苔,当年的道士又在何处呢?在短促的时间内,人生就会产生无数的忧愁,但只要登上此楼,无数的忧愁立刻消散;广袤的天下,如果将秋月划分为三份的话,水心亭的秋月将独占二份。只有登上超然楼,才会真正明白人生追求的是陶冶性情,而不是止于满足兴致;也只有登上超然楼,才会使自己的精神愉悦,而不是止于身体的愉悦。
作者简介
魏代富(1985— —),山东莒县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先秦两汉文学文献,著作有《先唐杂传地记辑校》《殷芸小说补证》《尸子疏证》《荀子汇校汇注附考说》《先秦两汉历史传说研究》《潜夫论校补》《唐前〈庄子〉论稿》《郑玄注〈易〉表说》等。
1 《帝王世纪》:“天有十二次,日月之所躔也。地有十二分,王侯之所国也。”
2 《汉书·地理志下》:“齐地,虚、危之分野也。”
3 李峤《攀龙台碑》:“笔削所裁,群贤无措言之地;宪章所缀,百代成不刊之式。斯乃孔宣父之所以正人伦也。”《说文·糸部》:“缵,继也。”
4 《初学记》卷二一引《孝经援神契》:“奎主文章。”
5 苏轼《超然台记》:“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6 崇祯《历城县志》:“超然楼,水面亭后,元学士李泂建。”李泂,字溉之。
7 《诗经·巷伯》:“投畀有北。”
8 张可久,号小山。张可久《百字令·湖上和李溉之》:“谁隔荷花,听水调、兰棹采莲船去。”
9 蒲松龄,字留仙。蒲松龄《夏客稷门僦居湖楼》:“半亩荒庭水四周,旅人终日对闲鸥。”
10 《左传·昭公十八年》:“郊人助祝史除于国北,禳火于玄冥、回禄。”杜预注:“回禄,火神。”
11 2008年为戊子年,戊为著雍,子为困敦。
12 曾堤,曾巩所修。
13 秦琼祠堂。
14 《诗经·玄鸟》“来假祈祈”郑玄注:“祈祈,众多也。”
15 《诗经·棫朴》:“奉璋峨峨,髦士攸宜。”毛传:“峨峨,盛壮也。髦,俊也。”
16 《诗经·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7 曹植《洛神赋》:“翳修袖以延伫。”又曰:“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18 《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19 张衡,字平子,有《归田赋》。
20 宋黄裳曰:“贫贱不忧,寿夭不贰。”(《演山先生文集》卷五)
21 王羲之《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22 《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此为押韵故,取《逍遥游》大椿以替换彭祖。
23 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
24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25 《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本指时光短促,应该珍惜,此处只用时光短促之义。
26 《淮南子·地形训》:“九州之外,乃有八殥。”高诱注:“殥,犹远也。”
27 萨都剌《寄奎章学士济南李溉之》:“天下三分秋月色,二分多在水心亭。”
(编辑:付姿乔; 责任编辑:杨秉鑫; 终审:郑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