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济南|济南网 天下 无线济南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推进“五个强化” 弘扬工匠精神

2023-11-30济南网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秉承并传承工匠精神,凝聚创新创造力量,推动职教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合二为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凝练富有职教特色的“匠心文化”,倡导“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追求德技双修、工学结合,强化机制体制、课程建设、活动体验、管理服务、研学实践、宣传引导等方面,创建特色匠心文化品牌,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学生日常生活,融入种种职业体验,贯穿学生成长整个过程,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与养成及德技之间的水乳交融,赋能育人质量。

强化长效体制机制建设,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章程、规章制度、人才培养方案及治理服务中。注重顶层设计,坚定职业教育“匠心文化”自信,将“匠心文化”常态化、规模化、有序化、制度化、生态化。把人才培养“立德”这一根本宗旨和“立学”这一主要方向相融合,推动工匠精神进头脑、进教材、进行动;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中把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灵魂与核心来抓,学校独有的“外事知识+外语水平+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出学识、素质、专业、技能、创新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统一,并将各要素嵌入人才培养中;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与全方位;构建“技能教育+道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对人才培养效果进行全新评估。

强化完善课程建设,把工匠精神渗透到专业课、德育课、人文教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和实训教学中。注重塑造学生的“工匠灵魂”,通过富有特色的专业教育,注重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的除旧布新,这是工匠精神的内涵之一。在基础课体系中注重时时渗透工匠精神,加强职业人文教育,发挥校本课程、通识课程的作用,促进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高度融合。加强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贯通。构建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同向共行机制,在思政课程中注入专业元素,植入文化内核,如齐鲁文化、胶东文化、乳娘精神等,让思政课程真正入脑、入心。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职业教育特点专门开设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课程体系,发挥实践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开展服务型实践实训,以更广泛、更深层实现隐性劳动教育的教化作用。

强化“工匠节”的引领带动作用,将工匠精神融入系列文化活动中。每年五月份是学校一年一度的“工匠节”。期间,围绕着“匠心文化”开展系列文化活动。集中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制作性活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学生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开展典型选树活动,定期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邀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敬业典型、创新高手、优秀校友进入校园,用鲜活的现实素材启迪学生,激发学生对大国工匠的敬仰之情,塑造“润物细无声”的工匠精神,强化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注重引育结合,着力培养教师的“人师”引力和“经师”素质,即:既要具有教师共有的高尚师德、信念坚定、仁爱学生、精湛教法,又要拥有丰富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功底、科学的研究方法、过硬的实践技能以及持久的创新能力等,引导教师确立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融为一体的教育理念,既坚持教书育人的本质,又追求精益求精的做事态度。推动“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鼓励教师到企业亲身进行实践,做到理实结合。学校还创造各种条件,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比赛,让教师真正成为技艺精湛的工匠。

强化校院两级宣传引导,营造弘扬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注重利用数字化引航未来,为匠心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专注“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契机,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精心打造网络、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传播弘扬劳动精神;校报、校园广播、主题宣传栏等也是打造工匠氛围的重要媒介。各学院坚持个性化创作,结合各自专业特点,通过研讨会、座谈会、主题班会、专题讲座、主题党团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工匠精神和时代先锋”主题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阐释与大力宣传,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树立以匠心铸就未来的价值观,营造良好的匠心文化氛围。

2023年5月,山东外事职业大学11名学生被山东省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认定为“山东省齐鲁工匠后备人才”。2023年8月,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签约海外“桥梁计划”共建院校,并成为全球工匠联盟(亚太区)常务理事单位。

(编辑:康洋; 责任编辑:姜琳; 终审:郑富强)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