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壬寅新春,大年初一,焦点访谈给您拜年了!祝阖家欢乐,虎年如虎添翼、虎虎生威。虎年春节里还有件大喜事,那就是开幕在即的北京冬奥会。2月4日晚,奥林匹克圣火将再次在北京点燃。为了这一刻,中国已经精心筹备了多年。北京冬奥会的申办与筹办,一直是总书记的牵挂。从办奥理念到规划建设、从打造奥运遗产到做好安全保障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亲自谋划、亲力亲为,引领航向。
冬奥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冬奥会的筹办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的大事儿。2022年元旦刚过,总书记开年的首场考察,就是专题调研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他深入体育场馆、媒体中心、训练基地等,实地了解筹办备赛情况,给大家加油鼓劲。这一天,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一个月。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筹办工作要怎么干?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并亲自部署推动。自2017年以来,总书记曾5次实地考察冬奥会筹办工作。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2015年夏天,申奥结果公布,北京成为“双奥”之城。北京冬奥会到底怎么办?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思考和擘画。20天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四大办奥要求。这一理念也成为推进筹办北京冬奥会的重要指引。此后,从规划到建设,总书记始终掌舵领航,为冬奥筹办指明方向。
北京冬奥会筹办千头万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首先要按照科学和先进的理念搞好规划。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葆丽说:“很显然习主席的要求,是考虑到冬奥会的筹办要从人民的实际需求出发,而且冬奥会的筹办工作希望能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要贪大求全,也不要铺大摊子。”
场馆建设是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这其中,绿色办奥正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冬奥会筹办中的深入实践。
2021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庆考察冬奥会筹办工作,了解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建设情况时强调,要突出绿色办奥理念,把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让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
贯彻总书记的要求,延庆赛区100%使用绿电,造雪和生活用水全部实现回收再利用。赛区内3.5万棵珍贵成材树木被原地或者迁地保护。
2022年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冬奥会筹办工作,在北京赛区的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是新建场馆还是场馆改造,都要注重综合利用和低碳使用。作为北京冬奥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是冬奥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速滑场馆,碳排放值趋近于零。
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说:“我们把总书记绿色办奥的理念贯穿到冬奥会筹办全过程,山地这两个赛区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非常高,我们把总书记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落实到山区场馆建设当中。总书记提出冬奥会要努力实现碳中和,我们实现了低碳场馆、低碳交通、低碳能源,冬奥会能够全面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群众体育搞得怎么样,热爱体育的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关注。他多次强调,体育强则国家强。在比赛场馆等有形遗产以外,带动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也将成为北京冬奥会留下的重要无形遗产。
在中国,冰雪运动一度不进山海关。2014年应邀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期间,习近平主席对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如果冰雪项目能在关内推广,预计可以带动两三亿人参与。”“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也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
近几年来,我国冰雪运动发展逐步驶入快车道。大江南北,冰雪运动渐成热潮。冰雪人才队伍建设成果丰硕,冰雪运动竞技水平跨越式提升,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803个室内外滑雪场,冰雪体育产业、冰雪经济快速发展。
自冬奥会申办成功至2021年10月,中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成为现实。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这是前所未见的伟大成就,将成为本届冬奥会向中国人民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的重大贡献,也将从此开启全球冰雪运动的新时代。
竞技交流之外,北京冬奥会也是让世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窗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比赛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中要融入更多中国元素,展示中国文化。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主体建筑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饰物“如意”;冬奥村,以四合院理念设计建设;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原型取自中国传统工艺品红灯笼……浓浓的中国风以不同方式呈现,传递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孙葆丽说:“在奥林匹克运动的整个体系中,展现不同文化的独特内涵,一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要求,我觉得总书记的这个要求特别契合奥林匹克运动在现在的发展趋势。”
举办奥运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盛典过后,如何让冬奥筹办成果惠及大众?习近平总书记有深远的战略考量。他多次强调,要充分考虑赛事需求和赛后利用,服务于全民健身,不能办过之后就成了“寂静的山林”。
孙葆丽说:“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使奥运会留下一些可以持久造福人民的设施,同时更是将奥运会的举办和举办地的居民,包括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从筹办之初,北京冬奥会就开始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每个竞赛场馆在赛后要怎么服务全民健身、非雪季怎么经营等都提前作了规划,场馆的赛后利用还将和区域发展相结合。
李森说:“比如说延庆赛区的场馆,它跟长城、世园会三个统筹考虑在一个区域里如何综合利用,包括北京、延庆、张家口这三个赛区通过京礼高速和京张高铁相互连接,以三个赛区的场馆为核心,介入了沿线的文化、历史、人文资源,其实已经初步形成了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所以说通过综合措施,使场馆能够持久利用下去。”
每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都会走进训练现场,为运动员们加油鼓劲。北京冬奥,中国军团将参加全部7个大项、15个分项的比赛,改写了申冬奥成功时三分之一尚是空白的历史。如今,运动健儿们已经做好了在冬奥赛场上拼搏追梦的准备。中国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履行我们办好冬奥会的承诺。
李森说:“可以说现在是万事俱备、只等开幕。其实对于我们在这种困难条件下,能够在总书记亲切关怀和指导下,能够成功举办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会,我们是充满信心的。”
事非经过不知难。六年多来,从无到有,集各方之智,聚各界之力,“冬奥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12个竞赛场馆全部提前完工,3个冬奥村如期交付使用,媒体中心、医疗救援等服务保障体系全面建成,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全线通车……
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世界又一次看到中国“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国风范。作为全球唯一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北京正张开双臂,欢迎来自全球的运动健儿与嘉宾共赴这场冰雪盛宴。
(编辑:付姿乔; 责任编辑:姜琳; 终审: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