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水位:

百姓富生态美 乌蒙山乡绿色致富路越走越宽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编辑:01-27 14:23

毕节,位于乌蒙山腹地,壁立千仞,山石遍地。“八山一水一分田”,让长期“靠山”生活的百姓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荒、越荒越穷”的恶性循环。1988年,国务院批复建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目光深远的反贫困试验。

30余年来,毕节试验区始终坚持生态建设与开发扶贫并重,先后实施石漠化治理等10余项生态建设工程,森林覆盖率从8.9%增长到60%。同时,积极开创“五子登科”立体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累计减贫630余万人,人与自然逐步从“对抗”走向“共赢”。

毕节城区生态优美的碧阳湖。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毕节考察时提出新期望。

如今,毕节发展的定位已从“试验”升级到“示范”,开启了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崭新征程。

抓实系统治理 守护美丽乌江

2021年2月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的乌江六冲河段,远眺乌江山水,听取乌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保护、实施禁渔禁捕等情况汇报。

化屋村党支部书记张玉芝至今还清晰记得当时专家向总书记汇报的内容。他感慨地说,乌江水质持续向好,离不开贵州的“铁腕”治污。

乌江,贵州第一大河,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也是贵州的母亲河。全长1050公里,在贵州就有884公里,流域面积覆盖全省7个市(州)47个县(市、区)。过去一段时间,因沿岸工业企业粗放经营、沿河网箱养殖超载、两岸污水处理滞后等原因,乌江一度成为“污江”。

为系统治理乌江生态环境,贵州全面加强磷化工污染防治,在全国率先实施磷石膏“以渣定产”。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措施,率先在乌江流域取缔网箱养鱼。

“2018年底,化屋村32个网箱全部拆除完毕,12户渔民转产上岸,转产率100%。”张玉芝告诉记者,当前,化屋村已全面推行村级河长制,把巡河列入了发展日程。

乌江六冲河化屋村河段。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穿好救生衣、解开船锚、摇动船桨,每天清晨,六冲河上都有杨清鑫夫妇打捞水面漂浮物的身影。“我18岁就在江上打鱼,干了20年。网箱全部拆除后,我改行当起了护河员,每月有3000元稳定收入。”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杨清鑫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从打鱼转向护水,杨清鑫身份的转变,是毕节全力守护美丽乌江的一个缩影。为确保乌江流域长治久清,毕节构建了县、乡、村三级河(湖)长管理机制,统筹河(湖)长、林长、路长和护河员、护林员、道路保洁员“三长三员”力量,推进巡河护河,实现水岸同治。

如今,乌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干流水质已全面达到Ⅱ类标准。

发展特色产业 繁荣农村经济

化屋村以苗族为主,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21年2月3日,习近平走进化屋村的扶贫车间,了解发展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情况。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总书记的话让人备受鼓舞,我很自豪能通过苗绣带领大家增收致富。”杨文丽是化屋村蜡染刺绣扶贫车间负责人,2019年10月至今,她累计带领21名妇女在车间稳定就业,辐射带动40余名村民从事苗绣制作,绣娘们每月收入两千元到三千元不等。

在化屋村蜡染刺绣扶贫车间,绣娘正在绘画。人民网 王秀芳摄

除特色苗绣外,化屋村还因地制宜,重点发展林下乌鸡养殖、经果林和花卉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努力带动村民就近增收,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2020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00元。

与化屋村多样化的产业发展不同,毕节市纳雍县厍东关乡立足资源禀赋,种植玛瑙红樱桃3万余亩,实现年产值1.4亿余元,带动全乡人均增收6400多元。另外,该乡还集中打造总溪河玛瑙红樱桃产业农旅结合先导区,每年接待游客逾1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000万元。

毕节市威宁自治县素有“荞乡”之称,常年种植荞麦12万亩,覆盖全县41个乡镇(街道)。近年来,该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苦荞面粉、苦荞茶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不断拓宽百姓增收渠道。当前,威宁县荞麦加工企业已有30余家,年消耗荞麦原料2万吨。

手工艺各美其美、种养殖各具特色,毕节持续深化农村产业革命,把产业兴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繁荣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载体,推动乡村产业遍地开花,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依托良好生态 培育富民产业

“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科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2021年2月5日上午,习近平在听取了贵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后强调。

隆冬时节,毕节市织金县中寨镇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里,一朵朵香菇破土而出,宛如一把把撑开的小伞,在松林间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我们镇生态好,林下仿野生种植的香菇色泽鲜嫩、菌肉饱满、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中寨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充分利用林下资源,该镇积极探索一年四季皆可采的林下食用菌种植,现亩产已达6000斤,每亩纯收入2万余元。

七星关区放珠镇林下天麻种植基地里,村民正忙着种天麻。人民网 王秀芳摄

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放珠镇林下天麻种植基地里,54岁的郑成林正忙着种天麻。“天麻的种植和管护大多在农闲时节,既不误农时,又能额外增收,大家都很喜欢。”郑成林说,他已在基地务工10多年,每年可稳定收入3万余元。

七星关区天麻种植历史悠久,但受技术和种植条件限制,多年来产量持续下降。为破解困局,七星关区以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为指引,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仿野生天麻特色经济,持续带动村民稳定增收。

“我们坚持人种天养,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能种出高品质天麻。”七星关区林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义成介绍,目前,该区林下天麻种植规模已有5万余亩,年产值4亿余元,覆盖全区21个乡镇办。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多年来,毕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生态修复和保护的基础上,依托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和采集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

数据显示,目前毕节林下经济利用森林面积已达378.45万亩,实现产值49.01亿元,联结农村人口276853人,真正将“山水资源”转化为“绿色经济。”

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毕节始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并重,书写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峰竞秀”的喜人画面,在贵州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编辑:孔雪; 责任编辑:姜琳; 终审:孙佳音)

原创推荐

  • 客户
  • 无线济南客户端

  • 济南发布客户端

  • 泉城蓝客户端

  • 市中手机台客户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1020100号-1

鲁新网备案号:201653103

广电总局批文 广局[2010]5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证号1907177

公安备案号 37010202001790

济南网 用户反馈邮箱:ijntv_mail@163.com

举报电话:0531-85652768

广电总机:0531-85652114

广告合作:0531-85653065

国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