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温故】
作者:常明杰(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副教授)
8月21日,在赴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习近平主席在南非重要媒体上发表题为《让中南友好合作的巨轮扬帆远航》的署名文章。在谈及中南合作特别是两国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时,习近平主席指出,南非乌班图思想倡导“仁爱、共享”,同中国儒家“仁民爱物、天下大同”理念不谋而合。基于这些精神元素的契合,两国间“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有力促进民心相通,使两国友好薪火相传”。
“仁民爱物、天下大同”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追求和传承的精神基因。“仁民爱物”,语出《孟子·尽心上》,原文是“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意思是说由亲爱自己的亲人推及至爱惜民众,由爱惜民众推及至博爱万物。“天下大同”,这一概念出自《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它描绘了一个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战争纷乱,天下一家的理想社会,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从儒家思想的践行和传承来看,“仁民爱物、天下大同”是一个有机整体,“仁民爱物”是实现“天下大同”的前提条件和重要路径,“天下大同”则是“仁民爱物”的必然结果,两者都是对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集中反映和真实写照。
“仁民爱物、天下大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中国历代先贤、仁人志士秉承“仁者爱人”的天下之义、弘扬“计利当计天下利”的天下之和、追求“协和万邦”的天下情怀,不断对这一理念进行丰富和发展,使其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升华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又将其进一步拓展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中国立足“仁爱、大同”的精神道德根脉,真诚与世界各国展开合作交流,加强了与亚洲、非洲、中东欧以及拉美国家的合作,促进了区域共同发展,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也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赋予“仁民爱物、天下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特点,在破解国际关系难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体实践中多次提及“仁爱”“大同”的观点,并以此为指导在对外合作交流工作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新时代的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并展开广泛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都得到了国际社会日益广泛的认同与支持。早年在地方担任领导干部时,习近平同志谈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下观”的理解时说:“‘平天下’不是打天下,不是统治天下,而是让老百姓摆脱贫困,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天下都以你为榜样去和平发展,用你的理念去协和万邦,实现大同,这就离‘平天下’不远了。”可见,以仁爱之心推动交流与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一以贯之倡导的重要思想理念。通过汲取儒家思想精华,中国共产党人勾勒出了自己心中“天下大同”应有的样貌,这是我们对国际关系“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否定,也是对“修昔底德陷阱”逻辑的跨越,为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和谐相处、世界和平发展指明了方向。
“仁民爱物、天下大同”蕴含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国与国之间展开合作交流的重要遵循。一直以来,习近平主席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的理念,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不断谱写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新篇章。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从非洲到中东,从拉美到太平洋岛国,中国把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提升到了更高水平,众多发展中国家流传着习近平主席同大家平等交往、共谋发展的时代佳话。中南两国建交25年以来,两国关系实现从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跨越式发展,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了光辉典范。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继续本着仁爱、共享、大同的价值理念,持续推动中非合作提质升级,通过在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通过构建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非命运共同体,把中国同金砖国家、同非洲国家的合作交流提高到新的水平,开创中非合作新局面。
历史和实践都证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儒家“仁民爱物、天下大同”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基因能够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和平发展之路提供深沉持久的内在动力,也能够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新的历史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将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绘就“仁民爱物、天下大同”的人类社会新图景。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29日 02版)
(编辑:姜琳1; 责任编辑:袁菲; 终审:郑富强)
无线济南客户端
济南发布客户端
泉城蓝客户端
市中手机台客户端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新网备案号:201653103
广电总局批文 广局[2010]5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证号1907177
公安备案号 37010202001790
济南网 用户反馈邮箱:ijntv_mail@163.com
举报电话:0531-85652768
广电总机:0531-85652114
广告合作:0531-8565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