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网发表微评:工匠精神比章丘铁锅更珍贵。因为《舌尖上的中国3》,章丘铁锅迅速走红。面对海量订单,厂方并未加产走量,而是专心做锅、确保质量。不功利,不浮躁,一门心思把产品做好,工匠精神成就了章丘铁锅。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除了技术创新,也需要文化的熔铸,打造品质至上的中国品牌。
《舌尖上的中国3》再次勾起了国人对美食的渴望,而这次《舌尖上的中国3》展现给大家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美食背后承载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传统工艺。章丘铁匠的闪亮登场,让铁锅着实火了。
据工厂负责人刘紫木初步统计,《舌尖3》播出当晚,2000多口铁锅库存就全部卖光了,4天的时间,已经累计有十多万口锅的订单,其中,有很多订单还来自海外。
匠人手工打造铁锅
突如其来的庞大订单让他们措手不及,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响彻整个车间,即使加班加点,在短时间内纯手工根本做不出这么多锅。
工人正在赶制铁锅
铁锅传承人呼吁:请理性购买
负责人刘紫木说,现在厂里最快每人一天两口锅,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速度不能再快了。而且生产的铁锅并没有因为舌尖3的火爆而涨钱,一直都在网上维持以前的价格。由于订单庞大,刘紫木说之后他们可能会与客户协商,退掉一部分订单,同时呼吁大家理性购买。
章丘铁锅一夜成名,考验的不仅是商家的诚信,也是对传统手工匠人的一次磨炼。舌尖3里的主人公,王立芳一家谢绝了记者的采访,也许只有那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才是老匠人对传统手工艺最大的回馈。
一口铁锅,让咱章丘火了!但你知道吗,章丘铁匠可不单单只会做铁锅!
上图中这几件精美的铁制工艺品全部都是章丘丘河庄村村民牛祺圣的作品。
还没走近村庄,一阵铁与铁碰撞所发出的声音便传了出来。此时牛祺圣家的小院里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客人。
买锅的、采访的、合影留念的,牛老汉感叹,这几天来访的客人比往年一年的总数都要多。儿子牛大伟,一边忙着招待客人,应付早已排到年底的铁锅订单,一边还要陪着父亲牛祺圣演示铁锅的敲打过程。
一口铁锅需要经历三万六千次的敲打,牛祺圣感慨,这样的工作强度实在太大。牛祺圣告诉记者,这个活一般的年轻人干不了,体力好的一天也就出一口锅。
在络绎不绝的访客当中,一位怀抱孩子的中年男子和牛祺圣聊得十分投机。中年男子说他是一位学校老师,看电视慕名而来,现在想找牛老师谈谈能不能给学校的学生上课,传承手艺。牛祺圣说如果能为学校的孩子贡献自己的力量,自己非常愿意去教学。
身为章丘铁匠手艺的省级非遗传承人,牛祺圣心心念着的就是铁匠手艺的传承与发展。
采访当中,牛祺圣告诉记者,去年9月1日,舌尖3摄制组、导演、策划骆永红先生就曾找到过他,并现场参观了牛祺圣老人和儿子牛大伟的打铁场,了解了打铁流程,观赏了他们父子精心打造出的铁锅、水壶、铁牡丹、铁葫芦等精美的铁制工艺品,对他的手工打铁技艺赞不绝口。不过由于种种原因,牛祺圣的打铁手艺没有呈现在舌尖3的画面当中。
非遗传承人:打造第一“铁牡丹”将章丘铁匠技艺发扬光大
正午时分,访客渐渐散去,小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闲不住的牛祺圣,升起炉火,选了一块精致的铁板烧制起来。
牛祺圣说他要做一个标志性的铁器,既有艺术气息,也要代表章丘铁匠。
他要打出一个天下第一的“铁牡丹”,放在章丘的公园广场,让人们一眼就能看到它,让世人更多的了解章丘铁匠。
无线济南客户端
济南发布客户端
泉城蓝客户端
市中手机台客户端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新网备案号:201653103
广电总局批文 广局[2010]586号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证号1907177
济南网 用户反馈邮箱:ijntv_mail@163.com
网站电话:0531-85652768
广电总机:0531-85652114
广告合作:0531-8565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