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济南西郊党家庄一段狭窄小巷,来到济南木雕世家“杨家木铺”技艺传承人杨崇华的工作室。这是个周围邻居从没听说过的木雕工作室,隐藏在一片毫不起眼的民居中,杨崇华就是在这里设计和制作他的古车、古景。
在杨崇华的工作室内,堆满了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贵重木头。他说,他要用这些木头,重建古车、记忆中的老济南泉城路、芙蓉街等繁荣商埠,唤起大家心中那段关于老济南传统文化和民俗的记忆。
杨有才开创“杨家木铺” 制作古车自成一派
杨家是木艺世家,清晚期,杨有才逃难流落到京城,靠家传的木匠手艺在天桥开了一家“杨家木铺”讨生活。手艺好,做人实诚,靠着“做人靠本分,做事靠本事”的祖训,慢慢的小有名气,宫内及大户人家的活忙不过来的时候,便会请他帮助做一些细活。一来二去,向大户人家的手艺人学了不少真传,学会了制作官轿马车和文壶,逐渐自成一派。在闯荡京城三十年后,杨有才荣归故里。
如今,“杨家木铺”传人杨崇华自幼受家庭文化熏染,得祖辈技艺真传,从艺四十余年,师古人而不为其所驭,师今人而不拘一家。
军阀韩复榘曾乘坐杨家马车 并挥毫为其题匾
因祖传的木雕技艺获得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的杨崇华,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了“杨家木铺”的由来,民国初年任山东省政府主席的军阀韩复榘曾因汽车故障换乘“杨家木铺”的马车,高兴之余挥毫为其题匾,使得“杨家木铺”远近闻名。
“齐鲁古车第一人”杨崇华 广采各技之长
杨崇华是“杨家木铺”的第四代传人,家传的独门技艺,让他获得了“齐鲁古车第一人”的美誉。
在杨崇华的工作室,他各个时期制作的古车、古景、文壶之类的木雕作品件件精良,大景致、小细节,一丝不苟,处处可见他的良苦用心。承袭家传老手艺,广采各家技艺之长,杨崇华作品古朴,渐渐享誉一方。
“人啊,一辈子做不了几件传世的作品。所以我做手艺四十余年,按家传老手艺原汁原味地制作艺术古车和文壶,保证做一件就是一件精品。选材虽贵必不敢次充好,做工虽繁必不敢减工序。”杨崇华对记者说,怕愧对了“杨家木铺”这块百年老招牌,也怕愧对了喜欢他作品的藏友,这些年来,他一直认为慢工出细活,谨慎地对待自己每件作品,出手必是精品,这也是“杨家木铺”百年招牌不倒的缘由。
《济南画报》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无线济南客户端
济南发布客户端
泉城蓝客户端
市中手机台客户端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新网备案号:201653103
广电总局批文 广局[2010]586号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证号1907177
济南网 用户反馈邮箱:ijntv_mail@163.com
网站电话:0531-85652768
广电总机:0531-85652114
广告合作:0531-8565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