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济南|济南网 民生 无线济南

印象杭州|志愿服务创品牌,小行动撬动大文明

2018-03-29叮咚FM

周六中午十一点钟左右,在西湖景区苏堤南口的志愿服务微笑亭边,几名志愿者和景区管理处食堂师傅们的吆喝声引起了很多游客的注意。

领到馒头的游客说:“加上肚子饿,味道更香了。”

杭州第一家“微笑亭”2009年在柳浪闻莺公园里启用,如今,在杭州西湖景区、车站以及人流密集的街巷,已经有了122个“志愿服务微笑亭”。“微笑亭”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轮椅租借、义务问诊、文明倡导等多项志愿服务。

66岁的施志平2012年退休后加入了杭州西湖志愿服务总队,成为柳浪闻莺微笑服务亭的固定志愿者。

施志平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有志愿者本身素质高了,才能影响或者感染到周边的人。”

记者看到,西湖环湖13.8公里沿线的清洁、安保、管理、执法人员的胸前,都佩戴了“笑脸i胸牌”。游客逛西湖若需咨询或其他帮助,胸前有“i”的工作人员,都会热情上前提供服务。 正当记者在西湖景区采访时,身穿城管执法制服、佩戴着i胸徽的黄方玥弯腰捡起游客随手扔掉的果皮,来自上海的游客赵滨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黄方玥是西湖女子城管巡逻队的一员,这只队伍于2016年年初成立,如今已成为西湖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柔性执法的代表。

黄方玥说:“一个分队出去都会配备一个医药箱,队员自己也会随身携带一些充电宝,垃圾袋,纸巾,小朋友用的玩具,尿不湿以及女性卫生用品都会准备。”

截止2017年底,西湖女子城管巡逻队总共劝导不文明行为8400多起,一年为游客用掉创可贴6000多张。

如今,杭州注册志愿者突破了200万人。共青团杭州市委会通过撬动公益领域资金,调动社会力量,为志愿服务事业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金融支持。杭州市还出台了全国首个志愿服务地方标准规范,为杭州志愿服务工作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构建志愿服务激励体系,使得“志愿服务之花”在杭州落地生根。 杭州的志愿者中间流行这样一段话:“你怎样,杭城就怎样。你的脸上有温暖的笑容,那么杭州的四季都是春天的模样;你有一颗日行小善、乐于助人的心,那么杭州的名片上就有了温情的字样。”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