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战“疫”一线忙
“温暖在线”送阳光
——甸柳一小致敬在抗击疫情一线工作的爸爸、妈妈们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神州大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在全国打响。甸柳第一小学有10名同学的“英雄爸爸”、“英雄妈妈”在抗击疫情一线。特别是一年级小吴同学的妈妈,她于2月9日随山大二院千里驰援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他们的身上体现着“国有难,召必应、战必胜”的英雄主义精神,舍小家奔大义、迎险而上、坚韧勇毅的牺牲精神,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甸柳一小号召全校师生向他们致敬!
学校为了表达对疫情防控一线医护工作人员子女的关爱,做好一线医护工作人员子女的坚强后盾,开展了“温暖在线”教育行动。
学校对学生家长中受命参加援鄂医疗队和在我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疗机构,直接在隔离病区从事诊疗看护确诊病人工作的一线医护工作人员子女进行了摸底。
学校高度重视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延期开学居家期间的学习和生活。
班主任老师采取电话沟通、视频连线、网络交流等多种形式与孩子及居家陪护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参与疫情防护的一线医护人员放心,安心。延期开学期间,学校安排各科老师“一对一”指导一线医务人员子女进行 “空中课堂”等线上学习,随时解答他们的疑惑,保证他们线上学习的效果和质量,解除了一线医护人员对孩子学习成长的后顾之忧,做好了坚强后盾。
班主任老师经常与一线医护人员子女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情况,使孩子们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引导她们从爸爸妈妈毅然赴险的壮举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养成正直、坚强、向上的人格品质。
学校引导全校学生开展了讲战“疫”一线“英雄爸爸”、“英雄妈妈”故事的活动,致敬榜样,并录制成小视频,制作手抄报和加油致敬卡片,编写小儿歌,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激发学生刻苦学习、提高本领、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激发学生努力成长为对社会有责任、有担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定信念。
小赵同学的爸爸在新冠肺炎省级定点医院山东省胸科医院上班,是一名呼吸内科医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写了满满两页请战书,第一时间向医院医务科、院领导请战。在请战书里他写道,面对疫情,哪里需要我,哪里有困难,我就去哪里,24小时手机不关机,不计报酬,不论休班,随时待命。
正月初二开始,小赵爸爸就一直在医院上班,加班、晚回家是家常便饭。正月初五,小赵爸爸刚刚下白班,全家人正在吃晚饭,突然接到医院医务科科长的电话,东院区发热门诊病人较多,需要他去帮忙。他放下饭碗,立即驱车赶到医院,一工作就到了第二天的晚上,连续工作了三十多个小时。下班后,小赵爸爸说他接触了疑似病例,在医院工作很容易被感染。为了避免传染给家人,他没有回家,自己在外除了上班就是居家隔离,每隔几天就要去发热门诊值班,诊断、筛查新冠疑似患者。
小赵每天给爸爸打电话、视频通话:“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
爸爸:“好孩子,等疫情过去了,等爸爸胜利了,爸爸就回家。”
小赵:“爸爸,你很辛苦,注意保重身体。”
爸爸:“这没什么,我会注意个人防护的,我和在武汉前线第一线战斗的叔叔阿姨比起来,我这点辛苦不算什么!”
小赵希望冬天早点过去,春天早点到来。因为等到了春天,病毒就会被打跑了;等天气暖和了,就可以跟着爸爸出去玩了。
小陈同学的妈妈也是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一名医生。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出现,当人们都沉浸在春节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时,作为医生的小陈妈妈收到了历城区中医院的集合号角,妈妈在接到通知的第二天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当中,因为疫情工作的需要,妈妈主动申请去了单位抗击疫情一线的发热门诊工作,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每天加班加点工作,并且不能回家。
小陈说:“我十分挂念妈妈,一直在心里为妈妈加油!我在家里也要为疫情防控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陈通过电视和网络了解疫情进展和防护知识。用妈妈教的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出门丢垃圾也不忘记带口罩。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为了让妈妈安心工作,小陈自觉主动地学习和完成作业。并且尝试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还会帮着奶奶、爸爸一起照顾弟弟,让他不要哭闹找妈妈。这个寒假,小陈用实际行动和妈妈并肩作战,抗击疫情。
我们都坚信,在这些舍小家奔大义、迎险而上、坚韧勇毅的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者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春日的阳光定能驱走疫病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