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济南|济南网 民生 无线济南

古韵新春 黄河儿女过大年|黄河岸边龙飞舞 传统年俗庆新春

2023-01-29济南网

兔年新春,济南广播电视台联合郑州、西安等黄河流域多家城市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古韵新春 黄河儿女过大年》,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主题,跨越两千公里时空,联袂为您带来黄河文化积淀的万千气象、新时代的发展成就和异彩纷呈的新春民俗文化,奏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节目完整视频△

民间舞龙,源于我国先民对龙图腾的崇拜活动,而这种民俗活动又在黄河流域流传甚广。在黄河下游的济南,黄河舞龙早就成了庆新年闹元宵的重要习俗,并且兴盛了近千年。每到新春佳节,沿黄乡村都组成舞龙队,锣鼓喧天,走街串巷,舞龙祈福。元宵佳节临近,济南历城区荷花路街道的苌家庄村和朱家庄村的舞龙队已经忙碌起来,他们置办龙头龙身,组织训练,要在黄河岸边来一场舞龙大对抗,一起欢庆新年的到来!

锣鼓闻令而动,巨龙循声而出,济南市历城区荷花路街道苌家庄村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村里的老人说,黄河舞龙在当地也叫玩龙灯,两支舞龙队“斗龙”,也叫赛龙灯。今年村里的舞龙队已经跟邻村——朱家庄村的舞龙队立下战约。所以,舞龙队的每一场集训,队员们都铆足了劲头,刻苦训练,要跟对方在黄河岸边一决高下。

苌家庄村的舞龙队一共有27名队员,有的做生意,有的是城市白领,有的在外打工,有的是大学生,他们很多是亲兄弟、父子兵,甚至还有一家三代人齐上阵。

(李殿斌和父亲李宝昌、小爷爷李延增、爷爷李延元)

李殿斌是一名大学生,今年20岁,也是此次训练队伍中,年龄最小的队员,他的父亲、小爷爷、爷爷都是苌家庄村舞龙队的成员。他之所以参加到这项活动中来,是因为他觉得,新年舞龙,舞的是精气神,舞的是振奋劲儿!

(74岁的李恒祥老人指点20岁的小伙李殿斌舞龙动作)

苌家庄村的舞龙技艺就是这样代代相传的,舞龙的精神也让一代一代年轻后生们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舞龙的过程中,他们各司其职、各显其能。

高举龙头的小伙叫李延昭,是苌家庄村的乡村振兴工作专员,也是村里众多返乡创业年轻人的代表。今年村的舞龙队的人员协调、龙灯采购,都是他一手操办的。

李延昭说,自从2020年,自己被遴选乡村振兴工作专员以来,就一直寻找一个既能增加村民凝聚力,又能弘扬传统文化的项目,而舞龙太符合了。所以,每年舞龙,李延昭都说一马当先,冲在前面。

李延昭说,为了让今年的龙灯在气势上更胜一筹,自己专门走访多家手艺师傅,最终选中了这款传统技艺扎制的龙头、龙身,竹子做骨架、丝绸做龙衣,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歪脖,昂头。这样看起来,龙更加威风、有气势!

苌家庄村的舞龙技艺历史悠久,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军昌介绍,苌家庄村在明代洪武年间,迁建于此,从那时候开始,玩龙灯的传统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取水仪式之后,苌家庄村的巨龙也正式踏上了“斗龙”的出征之路。它先现在村里走街串巷,为各家各户送去新年的祥瑞,之后一路往黄河岸边行进。

与此同时,济南市历城区荷花路街道朱家庄村的舞龙队也整装待发。

这位正在整理龙头的老人名叫刘正蛟,是朱家庄村舞龙队的老领队,今年已是77岁高龄。

朱家庄村的龙,通体金黄、龙头绚丽,还特意装置了烟雾喷射,九节龙身,在阳光的映衬下,金光闪闪,格外耀眼。

说起自家村里的舞龙,朱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凯非常自豪,他说:“我们村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舞龙了,而且我们的龙灯总长35米,是济南第一长龙!”多年来,朱家庄村通过成立灯委会建立舞龙队伍,让舞龙这一传统年俗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

下午两点半,两支舞龙队如约来到黄河岸边,两条巨龙齐聚首,一场“斗龙”大战即将开启。

“斗龙”比赛,你方唱罢我登场。操练了许久,两个村的队员们在舞龙竞技中大显身手。村民们说,作为一项传统的民俗活动,舞龙在前些年一度被冷落,随着近些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周边村庄的村民们就近就业,就近创业,腰包鼓了,村里的年轻人也多了,这些老习俗、老文化也逐渐被大伙儿重新拾起来。舞龙祈福,村民相聚,迎新春,过佳节,村里的年味也越来越浓。

村里的长者说,“斗龙”最高境界,不在决高下,而在同迎祥瑞、共贺新春。所以,“斗龙”到高潮就是双龙戏珠,和谐同舞,这也是中国人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传统文化。时代在变,济南黄河舞龙的技法、套路也在变,但那些根植在我们生活中的习俗文化和精神信仰却一直没变,它们正伴随着乡村的振兴而快速苏醒、重现生机。

(编辑:孔雪; 责任编辑:郑富强; 终审:孙佳音)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