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济南|济南网 民生 无线济南

打造高水平现代化都市圈!《济南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印发

2023-05-10天下泉城

近日,济南市政府印发了《济南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明确了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其中,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1000个;开展上市后备资源培育“荷尖行动”,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左右;报批实施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打造高水平现代化都市圈;推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实现7市省级以上人才卡互认互通。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

过去一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27.5亿元,增长3.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78.1亿元。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济南深入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的重要一年。

《计划》提出2023年主要目标。经济增长方面,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建筑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农业增加值增长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结构效益方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48%以上,其中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17%,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5%。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城乡建设方面,城市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城市承载功能稳步提升,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资源环境方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民生保障方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以上。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吸引青年人才12万人以上

在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方面,《计划》提出,聚焦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高标准建设齐鲁科创大走廊,集中打造山东产研院、超算中心、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四大创新圈。新备案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家左右,总量达到75家左右。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预期值达13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700亿元。新引进培养市级以上领军人才200人以上,战略合作高校突破105家。创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吸引青年人才12万人以上。推动空天信息大学完成校区改造建设并启动招生,在长清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谋划建设开放式大学科技园。

同时,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1000个。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10个标志性产业链群,打造省级以上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集成电路、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透明质酸谷、生物质材料、空天信息等6个产业共同体。谋划推进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打造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芯”高地。强化空天信息产业先发优势,打造卫星总装和火箭发动机制造两大基地。做强做优企业群体,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制造业企业2家,新增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2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瞪羚企业4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以上。

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左右

增创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星火·链网”超级节点(济南)、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重大项目建设应用,新培育2—3个工业互联网园区。提升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未来网络、未来导航等建设运营水平,新打造2个千兆城市示范区,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4.7万个,打造5G全连接种子工厂3个以上。开展上市后备资源培育“荷尖行动”,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左右。

积极推动降碳减污扩绿,推进“两清零一提标”,历下区、长清区、章丘区、钢城区、平阴县、商河县、济南高新区率先完成整县(区)制雨污合流管网清零,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40%,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0%,县级以上水源地水质100%达到考核要求。完成造林1.2万亩,森林抚育8.8万亩,打造市级绿化示范村100个。

全面推进重点区域战略,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持续落地落实,高标准推进南部山区整治和黄河生态风貌带建设,统筹做好徒骇河、大寺河河道等生态景观打造。推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全面起势,加快国道104复线桥、黄岗路隧道、济泺路穿黄隧道北延等跨黄通道建设,策划建设鹊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塑强中心城市功能,报批实施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打造高水平现代化都市圈。推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实现7市省级以上人才卡互认互通。参与制定济青发展轴带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济青双城联动发展。

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全力争取国家、省要素市场化改革试点政策,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重点依托CTD(中央科创区)和CBD(中央商务区),全力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积极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筹办2023年中国(济南)科创金融论坛和“头部创投基金齐鲁行”活动。推进黄河住房金融研究院建设。实现新增新建商品房项目“交房即办证”全覆盖,开展土地量化登记、基于遗产管理人制度体系下的继承业务。推广一批贸易便利化措施应用,全年新增自贸试验区内外贸企业500家以上。

全年完成产业投资2000亿元以上

《计划》提出,聚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完成交通投资80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推进济滨高铁建设,济郑高铁年内建成通车,高铁里程突破440公里。建成济南至潍坊高速及济南连接线工程,加快推进京台高速济南至齐河段、大北环、济广高速济南至菏泽段等8条在建高速建设,高速通车里程突破820公里。开工建设济南至宁津、章丘至庆云、商河至武城等高速公路和工业北路东延快速路。小清河复航工程建成通航。加快轨道交通二期和至济阳有轨电车工程建设,完成济南低运量轨道交通一期建设规划报批,开工建设首条云巴线路。大力提升产业投资,大力推进弗迪动力电池、浪潮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形成引领带动效应,全年完成产业投资2000亿元以上。

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支持餐饮、住宿、旅游、文娱等接触型、聚集型、流动型消费加快恢复,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大力发展首店、首发经济,引进知名首店、品牌店、旗舰店50家以上。高标准打造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新打造20个便民生活圈。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做大外贸规模,“一企一策”支持前150位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500家。支持有能力的功能区在国外设立产业园区,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举办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济港澳合作交流推进会等交流活动,招引台港澳先进制造、生物医药、贸易、金融等行业领先企业。

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700元

《计划》提出,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切实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维护“三保底线”支出刚性,财政用于民生支出比例保持在80%左右。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700元,全面推行医保DRG付费。继续提升9类困难群众11项保障标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比例达到40%以上,失能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实现“愿进全进”。

优化市民居住环境,新开工棚改安置房8012套,基本建成11427套,积极推进义和庄、泺口片区、宋刘片区等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5200户、108万平方米,实施市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旧城区改建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项目计划6个。开工改造老旧小区68个片区(包括525个小区)、755万平方米。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5万套(间),发放租赁住房补贴1.3万户以上。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突破6万个。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55所,新增2.5万个以上中小学学位、0.56万个以上幼儿园学位。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提高200元。实现济莱两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融合。出台《济南市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

《计划》提出,聚焦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守牢“一排底线”。扎实保障能源供应,全市发电供热企业电煤库存可用天数不低于20天、目标25天、力争30天,加快建设自有煤炭储备基地。督促承储企业落实液化天然气(LNG)“应储尽储”要求,地方政府5天储气能力达到2200亿立方米以上,完成2万吨汽油储备任务。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粮食总产295万吨左右,建成验收第一粮库、莱芜粮食储备中心、平阴地方粮油储备公司10万吨仓容绿色仓储升级改造项目。提升应急储备能力,新增2万人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实现满足4万人的应急生活保障需求。

(编辑:孔雪; 责任编辑:袁菲; 终审:郑富强)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