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水位:

【每日一习话】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效益

来源:济南网编辑:03-31 22:17

习近平:要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效益。加强绿色国际合作,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这段话出自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时发表的主旨讲话。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实践充分证明,绿水青山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对于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福祉。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优良环境的期待,促使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过程中,必须探索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的协同增效,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我国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2019年的21.66%,森林面积达到2.08亿公顷,人工林保存面积6933万公顷,居世界首位。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1998年至2018年20年间,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森林面积增加138.7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了9.25个百分点。天然林保护工程提供了4.6万余人的直接就业岗位,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惠及林区20多万人。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不断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创新挖掘金山银山“价值”,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本期特约专家:王慧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央广网

(编辑:徐舟; 责任编辑:郑富强; 终审:孙佳音)

原创推荐

  • 客户
  • 无线济南客户端

  • 济南发布客户端

  • 泉城蓝客户端

  • 市中手机台客户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1020100号-1

鲁新网备案号:201653103

广电总局批文 广局[2010]5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证号1907177

公安备案号 37010202001790

济南网 用户反馈邮箱:ijntv_mail@163.com

举报电话:0531-85652768

广电总机:0531-85652114

广告合作:0531-85653065

国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