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在望,草木葱茏。
出席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为受表彰的个人和集体代表颁奖;赴海南三亚、五指山、儋州等地,深入科研单位、国家公园、黎族村寨、港口码头等考察调研;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走进思政课智慧教室、博物馆、图书馆,并同师生代表座谈;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气候变化问题复信英国小学生、给北京科技大学的老教授回信……习近平总书记的4月,一如既往行程满满、步履匆匆。
央视网《中南海月刊》运用智能大数据,梳理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的重要活动与讲话,与您一起感受总书记的人民情怀,聆听总书记向世界传递的中国强音。
央视网“智闻”系统抓取2022年4月时政热点新闻进行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等话题热度指数位居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于2013年、2018年、2022年赴琼州大地考察调研,聚焦海南的优势和特色,为海南指明发展方向。
4月21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主席第二次以视频方式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第五次“博鳌演讲”。
在主旨演讲中,习主席用了两个比喻——“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国际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部复杂精巧、有机一体的机器”。这两个比喻不仅生动阐明了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时代发展大势,也昭示着全人类冲出迷雾走向光明的路径: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考察期间,总书记回顾了中国人民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不凡历程,称赞这所大学展现了“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总书记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从北大到清华再到人大,习近平总书记谈及高校建设时一再强调,要认真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但更关键的还是坚持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
运用I学习数据库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习近平总书记4月公开讲话结果显示,“人民”“发展”“合作”等词继续稳居前列。此外,“安全”“科技”“经济”等词跃居榜单高位,引人关注。
4月2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习主席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这是继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之后,中国面向世界提供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安全领域的生动实践。这一重大倡议明确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同样举足轻重。两者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作用。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先后走进大型仪器公共服务中心、精准分子设计育种中心,同科研人员深入交流。总书记强调,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农业科研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劲头,勇攀农业科技高峰。
当天,习近平总书记还走进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了解海洋观测设备与信息服务系统研发应用情况,连线“深海一号”作业平台。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在关键时刻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我们攻坚克难、稳中求进,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力量。
同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既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既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关系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关系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必须深化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各类资本及其作用的认识,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发挥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央视网I学习数据库生成的关联图谱中,“关联物品”栏的不老松、黎锦、青蒿素等引人关注。
海南考察途中,习近平总书记下车察看沿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为他在12年前种下的一棵不老松施肥浇水。2010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到海南,深入10多个市县,到农村、进学校、看企业,就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进行调研。不老松就是那时种下的。
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南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调研。沿着村寨长廊,总书记察看了黎族特色农产品和黎锦、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一个跟着奶奶学织锦的7岁男孩给总书记背了一首诗:“九仙织女下凡间,开创黎锦三千年……”
当听到小男孩说长大后的梦想是跟奶奶一样织锦时,总书记点赞道:“很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手艺活,既传统又时尚。”
从贵州的苗绣、青海的藏毯到海南的黎锦,总书记始终牵挂着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
4月27日,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向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号召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的精神指引,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曾在2020年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精辟概括这三种精神的深刻内涵:“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从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困难挑战、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再到向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全面兑现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都凝聚着各行各业劳动者们勤勉奉献的心血、奋斗拼搏的汗水。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每年五四前后,这个时间我是留给青年人的,到年轻人中间和青年学生相处,到学校看看。”
4月25日,总书记又一次走进校园,与大学生交流、交心。在同中国人民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他语重心长:“希望大家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你们这一代人的最好成绩!”
“青春向党、不负人民”“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一张张青春年少的面庞,一句句郑重有力的誓言,彰显着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亦折射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中得以实现的光明未来。
(编辑:安晨; 责任编辑:曲萧琳; 终审:孙佳音)
无线济南客户端
济南发布客户端
泉城蓝客户端
市中手机台客户端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新网备案号:201653103
广电总局批文 广局[2010]5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证号1907177
公安备案号 37010202001790
济南网 用户反馈邮箱:ijntv_mail@163.com
举报电话:0531-85652768
广电总机:0531-85652114
广告合作:0531-8565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