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友
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是一个汇聚资源、促进投资的平台,也是一场牵手诗和远方的盛会。文旅如何融合发展,是大会的重要议题。
日前,山东省博物馆与《闪耀暖暖》联动,为双方秋季活动预热。这两天,甘肃省博物馆丑萌丑萌的马踏飞燕毛绒玩具,在网上圈了一大波粉。这些案例表明了博物馆营销的强可塑性,也体现出公众对博物馆营销的一种“包容”心态。博物馆营销的潮流敏锐度,正成为一个随机变量,让文化不拘一格走进现实,为文旅融合提供契机。
博物馆营销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越来越成为其基本功能之一。早在2016年5月,原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就下发《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提出博物馆等机构要完善文化创意产品营销体系、促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跨界融合等。也就是说,博物馆做文创、搞营销,在制度上是合理有据的。
当我们把文物请出展柜,送出博物馆后,会弱化观众进入博物馆的热情吗?
非也。这种做法不但不会弱化观众的热情,反而是对观众注意力的一种吸引,尤其是对年轻人心理距离的一种拉近。印象中,那些隔着一层玻璃高高在上的文物或是严肃的、冰冷的,使人敬畏,而化作触手可及的文创产品后,就是带着温度和平易近人的了。
近年来,一些头部博物馆纷纷跳出文创产品的范畴,试水品牌跨界合作,在IP授权方面亮出更大动作。博物馆IP的历史性、内容性、故事性,与外部品牌的沉淀相融合,形成了1+1>2的良性合作关系,由此加深了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系。
这也让我们看到,博物馆营销的意义,绝不止创收这么简单,它不只是一种商业活动,更是其社会教育和文化服务功能的拓展与延伸。
文化于旅游而言是内容和灵魂,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最终实现目标,在丰富旅游内涵的同时增加文化附加值。旅游于文化来讲是载体和媒介,是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途径,能创造新的旅游文化从而丰富文化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博物馆天然是文旅融合的窗口。
那么,博物馆如何才能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
毫无疑问,博物馆要“放下身段”。数字化时代,枯燥单一的陈列和传统的走马观花式参观已经稍显落伍,公众对博物馆的体验需求达到新的期望。依托互联网技术与平台,博物馆就应该换一种新的“人设”,利用数字化技术去丰富文创产品供给和优化文博展览形式,主动拥抱大众文化,迎合观众需求。
山东历史底蕴深厚,博物馆总量、一级博物馆数量、二级博物馆数量、三级博物馆数量、非国有博物馆数量、新晋级革命类博物馆数量六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不断发掘文化内涵,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新路径,博物馆就可以成为“两创”实践的试验田。
最新数据显示,我省博物馆年接待观众超过8000万人次。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假设1%的进馆观众有文创产品消费意愿,平均每位潜在消费者花在文创产品上的金额是100元,那么博物馆文创年收入就能达到8000万元。这将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反哺日常支出。
由此看来,未来的博物馆更像一个中转站。文物经过创意转化走出去,游客通过文化吸引走进来,文化和旅游在这里撞了个满怀。
(编辑:于东洋; 责任编辑:袁菲; 终审:孙佳音)
无线济南客户端
济南发布客户端
泉城蓝客户端
市中手机台客户端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新网备案号:201653103
广电总局批文 广局[2010]5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证号1907177
公安备案号 37010202001790
济南网 用户反馈邮箱:ijntv_mail@163.com
举报电话:0531-85652768
广电总机:0531-85652114
广告合作:0531-8565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