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水位: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之下 激涌着怎样的山东发展动能

来源:济南网编辑:10-11 10:28

2023年9月20日,《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同意。10月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规划》进行全方位权威解读。

这部重磅《规划》是山东省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编制省级相关专项规划和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开展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可谓影响深远。

根据《规划》,以“山清水秀、城乡融合、陆海统筹、区域协调、安全永续的美丽国土”为发展愿景,山东将构建“一群双核、两屏三带、三区九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完善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核心功能;打造以济青烟为引领,济青产业发展带、沿海产业发展带为支撑的“三核两带”新旧动能转换空间布局;发挥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作用,引领沿黄城市交流合作……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之下,激荡着怎样的山东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塑造高品质国土空间,构建“一群双核、两屏三带、三区九田”总体格局

在国务院关于《规划》的批复中,对山东有着这样的定位——山东省是促进南北联动、东西陆海统筹,联通东北亚和“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是我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工业基地。

“南北借力、东西逢源”,正处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的山东发展优势明显、势态稳健、后劲充沛。

根据《规划》,到2035年,山东将建成“山清水秀、城乡融合、陆海统筹、区域协调、安全永续的美丽国土”,并建立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等11项指标构成的规划指标体系。

《规划》以“三区三线”为基础,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和海洋等功能空间布局,在全省范围内构建“一群双核、两屏三带、三区九田”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农业空间方面,山东重点建设莱州湾、威海、日照海域三大海洋渔业集中发展区,保护鲁北、鲁西北、鲁西南、汶泗、湖东、沂沭、鲁东南、胶莱、淄潍九大农田集中区,打造“三区九田”农业空间布局。

生态空间方面,山东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和一体化治理,筑牢鲁中南山地丘陵、鲁东低山丘陵生态屏障,保育沿黄、沿海、沿大运河生态带,构建“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

城镇空间方面,山东围绕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完善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载体功能,持续优化城镇体系和新旧动能转换空间布局,提升城镇空间品质和用地效率,形成“一群双核”城镇空间布局。

《规划》具有“多规合一”、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体现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塑造高品质国土空间、“数、线、图”一致的五大特点。其中,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统筹交通、能源、水利等3000余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空间布局,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相关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通过优化区域和城乡功能布局、用地结构和要素配置,统筹安排重大平台、重点项目的空间布局,加强对重大战略和优势地区的空间保障和引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完善各级生活圈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宜居舒适的人居环境、更加普惠优质的公共服务。

划定“三区三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划定“三区三线”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

作为全国“三区三线”划定5个试点省份之一,山东划定耕地保有量9491.1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8412.2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2.06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不超过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

《规划》落实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洪涝风险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等各类空间发展底线,注重存量空间盘活利用,合理布局增量空间,以资源和空间利用方式转变倒逼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加强区域开放协调联动,完善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核心功能

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是一项事关发展全局的战略性举措。

《规划》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等,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各项战略举措协同发力,确保重大部署落到实处和取得实效。

《规划》提出加强区域开放协调联动,坚持服务国家开放发展大局,全面对接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推动黄河流域融合发展,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合作,强化省内重点地区协同协作和邻界地区管控引导,建成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带动作用,落实“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布局,完善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核心功能,加强省会、胶东、鲁南地区协调发展,构建功能互补、高效协作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格局。

《规划》提出加强沿黄地区协同协作,加强沿黄重要湿地、河口、湖泊、森林等生态空间共保共育,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设立和建设,打造济南—德州—聊城、滨州—淄博—东营黄河风貌带,共建沿黄生态廊道;加强黄河河道和滩区综合治理,协力打造黄河长久安澜示范区;发挥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作用,引领沿黄城市交流合作。

《规划》提出优化主体功能分区,以县(市、区)为单元确定3类主体功能区。其中,农产品主产区52个、重点生态功能区17个,城市化地区67个;城市化地区主要位于济南、青岛都市圈的核心区域,设区市市辖区,以及胶济、京沪等重要交通廊道,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规划》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到2035年,形成2个特大城市,14个大城市以及22个中等城市、56个小城市组成的城镇体系;打造以济南、青岛、烟台为引领,济青产业发展带、沿海产业发展带为支撑的“三核两带”新旧动能转换空间布局。

无论是巍巍泰山、滔滔黄河,还是蜿蜒海岸、黄金沙滩;无论是淳朴厚重的儒家文化,还是水乳交融的红色文化;无论是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还是融南汇北的运河文化……山东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有着独有的特色。在《规划》中,山东高度重视自然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强调景观风貌格局整体保护和特色塑造,形成集中展示海岱风情、齐鲁风韵、时代风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魅力空间。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山东海域面积广阔,海洋资源丰富,《规划》中也明确,山东将立足海洋开发保护现状,构建“一带、两湾、三海域、五岛群”的全省海洋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协同推动世界级沿海港口群建设。

目前,除了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外,全省16市和78县(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全部进入报批程序,各地也启动了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确保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山东建立覆盖全域全要素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有效支撑城乡建设与更新、人居环境改善、产业园区建设、重大民生项目落地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各项规划措施逐步落地,更多美好愿景变成生动场景,生机勃勃的齐鲁大地将呈现出更多美好新图景、发展新机遇、澎湃新动能。

(编辑:康洋; 责任编辑:姜琳; 终审:郑富强)

原创推荐

  • 客户
  • 无线济南客户端

  • 济南发布客户端

  • 泉城蓝客户端

  • 市中手机台客户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1020100号-1

鲁新网备案号:201653103

广电总局批文 广局[2010]5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证号1907177

公安备案号 37010202001790

济南网 用户反馈邮箱:ijntv_mail@163.com

举报电话:0531-85652768

广电总机:0531-85652114

广告合作:0531-85653065

国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