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作为“一带一路”十字交汇点,十年来,山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扎实推进与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10月13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我的‘一带一路’故事”系列报道,镜头对准共建“一带一路”建设者和生活在山东的外国友人,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他们的生活趣闻、工作经历和人生收获,以小切口、微记录的形式,展现各国人民对文明交流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海报新闻记者 贺辉 郭由 报道
2014年,为解决困扰国内铝产业的铝土矿供应难题,山东港口烟台港携手新加坡韦立集团、中国魏桥和几内亚UMS公司成立“赢联盟”,在几内亚合作开采铝土矿,打造了从几内亚到烟台持续稳
旱雨季交替 蚊虫疟疾多发 高温下他们全年长袖长裤
几内亚常年炎热高温,气候条件比较恶劣。不同于山东的四季分明,几内亚只有雨季和旱季两个季节,旱季连续几个月不下雨,白天气温高达40多度。习惯了海边生活的烟台港员工,几乎每个人初到几内亚都会不适应。
“刚到时水土不服,一直有感冒的感觉,嗓子长时间不舒服,晚上咳嗽得睡不着觉,坐在床上不敢躺下。”负责项目安保工作的曲德生告诉记者,当时他咳得没办法,索性把几十年的烟瘾都戒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坏事变好事”的经历。雨季几乎天天下雨,蚊虫肆虐防不胜防,几乎所有项目员工都被传染过疟疾、伤寒。
“我得疟疾时高烧到40℃,忽冷忽热,冷的时候盖两床被子都不够用,热的时候浑身是汗,这种情况要持续两三天,确实挺遭罪的。”专业化操作部副经理付存伟说,他在医务室治疗了一周才逐渐康复。
今年55岁的生产业务一部经理原治军,他的身体素质比不上年轻人,得疟疾后反复高烧、头疼难忍,连续几天吃不下饭,康复后很长一段时间身体仍非常虚弱。
“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卫生健康教育,每次到雨季都会讲预防知识,并对生活区进行蚊虫消杀,现在疟疾发病率明显少了。”原治军告诉记者,为了防止蚊虫叮咬传播疟疾,中方员工们常年在30℃以上的气温下,穿着长袖长裤上班。
“安全工作压力非常大,可以用提心吊胆来形容,总担心出问题。”当地气候对港口生产也有很大影响,对曲德生来说,每年雨季防雷暴、旱季防暑都是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旱季工作现场常常尘土飞扬,大家每次作业下来都是满脸尘土。雨季湿料堆积,输送机上的皮带容易跑偏、打滑,严重影响装船,项目部人员经常要挥起铁锹,双脚深陷在厚沉的泥浆里清理积料,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对于负责道路洒水工作的原治军来说,干燥的旱季是个巨大的挑战。受当地发展水平限制,铝矾土的整条运输链都是土路,运输过程中的洒水降尘备受当地社区、政府、媒体的关注。
“降尘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项目生产能否顺利进行,也关系到中资企业在当地的形象。”原治军告诉记者,每到旱季就要不停洒水,他管理的团队最多时有近80辆洒水车,招聘了300多名当地员工轮班洒水。
在多年的港口运转过程中,项目各部门边生产、边总结,根据旱雨季不同的气候特点,摸索出了一套相对完备的生产管理制度、作业流程和工艺规定,保障了港口的高效运行。
和当地员工交朋友 跨越文化习俗差异 练就真诚“必杀技”
在长期的工作交流中,中方管理人员和几内亚当地员工培养了深厚的感情。聊起这些,付存伟、原治军和曲德生似乎都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故事。
今年初,付存伟所在部门一个工作能力比较出色的班组长Conde(光蒂)家里着火了,值钱的家当几乎被烧光。“当时他得知这个消息后请假回家了,并没有透露火灾的事。”付存伟说,后来当地员工组织给光蒂捐款,中方人员看到后也迅速组织了捐款,帮光蒂解决了一时的困难。
“这件事后,有一天我组织设备抢修,干到了下班点,我把这个工作的紧急情况给光蒂说了,他很快说服了班组里的二三十名当地员工一起加班,直到干完了工作。”付存伟回忆说,当时已经错过了去食堂的班车,光蒂就自己掏钱买了花生、面包,请组员们吃饭。“我们帮助了他,他也会为企业着想,帮我们解决一个很大的困难。”
专业化操作部高经理每次从国内休假结束回几内亚时,都会和当地员工交流一些回国的感受,并将带回的一些小礼物与大家分享。当地员工感受到高经理的心意,今年中秋节合伙给他定制了一件衣服。付存伟告诉记者:“现在高经理每天都把这件衣服穿在身上,虽然价值不高,但他很看重大家的这份心意。”
“一名中方员工离开项目回国时,几方的一名副经理凯塔送了他一件当地的长袍,这名中方员工当场穿上,并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曲德生说,有的中方员工轮岗回国,离开时,很多几方员工恋恋不舍,甚至哭得很厉害。
工作之余,原治军喜欢和几内亚当地员工聊家常,以便了解他们的生活困难。“很多员工的家庭状况我基本都了解,哪个员工有没有结婚、几个孩子、房租多少,我都有所掌握。”原治军说,有时员工生病了,他也会带点大米、水果、牛奶去当地员工家里看望,从而拉近了彼此心灵上的距离。
“山东人性格比较直爽,有事说事,当地员工也比较喜欢这种工作风格。对积极工作的员工及时表扬、激励,工作出错给他们指出来,处罚时做好沟通和解释。”原治军说,在选拔晋升当地员工时,他会根据每个人的工作表现给出恰当的评价,做到公平公正,当地员工都会赞同。
2018年8月,原治军从一港区调到二港区时,一港区的几内亚员工拦着不让他走。2019年10月,调回一港区时,二港区的员工也拦着车不让他走,很多员工都流下了眼泪。
“这件事让我很感动,我觉得这是对我最高的褒奖。”2019年,原治军被“赢联盟”项目评为爱心大使。现在,很多当地的年轻员工看到50多岁的原治军,都会亲切地喊他“baba”。
“赢联盟”项目带动当地发展与中国铝产业双赢
“在我们项目工作的几方员工,能买得起摩托车的越来越多,不少人把手机从功能机换成了智能手机。”曲德生说,这一点让他印象非常深刻。“我刚到几内亚时,港区外面的建筑很少,都是一些低矮的草房,现在很多已经盖起了漂亮的水泥房子。”港区周围,为当地员工提供餐饮等消费服务的门头房也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商业规模。
在原治军的记忆中,2016年,他刚到几内亚时,很多员工一天只吃一顿饭,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在项目工作几年后,当地员工生活有了质的提升,有的买了摩托车,有的开上了二手小轿车,房子盖起来了,买了手机、手表,穿着漂亮的衣服,节假日还能买一些自己喜欢的食品。”
“赢联盟”项目在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国铝产业的发展解决了此前“等米下锅”的困难。此前,中国铝产业的原料供应长期依赖东南亚、澳洲等地,不掌握定价权,动辄被国际资本“拿捏”。山东港口烟台港集团联合魏桥集团及新加坡、几内亚相关方,打通开矿、建设、港口、运输等环节,把铝土矿源源不断地送到山东、河南、山西等国内企业,有力保障了中国铝业原料供应安全,将产业发展的主动权转化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中方管理人员在几内亚的工作和在国内有明显区别,要综合考虑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组织安排、生产安全等问题,这种‘跨界’也是一种锻炼。”原治军告诉记者,在几内亚的工作辛苦且忙碌,中方员工每半年回国休整一个月,其余时间不分周末、节假日都在工作。
“都想家,没有不想家的,在几内亚工作的这7年,没有一次回家过年。”原治军说,他能坚守在几内亚的工作岗位上,多亏了家属的全力支持。“2020年,我对象做了个手术,视频聊天时,她特意把医院的场景避开,后来我才知道她在住院。”
采访最后,原治军和曲德生告诉记者,他们都关注到了近期召开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基层工作者,只要用心把工作干好,维护好生产经营,就是对‘一带一路’的贡献,我们觉得挺自豪。”
(编辑:付姿乔; 责任编辑:姜琳; 终审:郑富强)
无线济南客户端
济南发布客户端
泉城蓝客户端
市中手机台客户端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新网备案号:201653103
广电总局批文 广局[2010]5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证号1907177
公安备案号 37010202001790
济南网 用户反馈邮箱:ijntv_mail@163.com
举报电话:0531-85652768
广电总机:0531-85652114
广告合作:0531-8565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