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曾到过济南黄河,留下了深情的诗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济南黄河也是城市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6月23日,由济南市政协主办、天桥区政协协办,围绕“拥抱母亲河,迈向新时代”的第六专题“商量”播出后,社会反响十分强烈,引发各界热烈讨论,人们纷纷为黄河景观风貌带的打造、黄河湿地公园的建设以及抢救性文化保护工作发表看法和观点。
对很多市民来说,从天上而来的黄河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多年来形成的刻板印象,垃圾遍地、戏水溺亡成为关键词,陌生则是疏于对黄河文化的深入了解。第六专题“商量”,邀请政协委员、部门代表、市民代表、技术人员,一起共商生态黄河保护、开掘黄河文化,打造“一园、一带、一名片”而凝聚众人之智、汇集民意之言,即文化博览园、生态风貌带、城市新名片。笔者在亲身参与和观看节目中,最切身的体会是拥抱母亲河、亲近母亲河,不仅要划好生态保护红线、高标高起点规划,以国际视野打造黄河湿地公园,更多的是让城中河成为百姓的“文化原乡”,在丰沛而涌动的文脉中使乡情有归途,真正承载济南人的诗与远方。”
毋庸置疑,呵护生态黄河需要规划先行。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提出,加快携河发展,济南将由“大明湖时代”迈进“黄河时代”,这意味着规划先行、生态黄河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像黄治修处长所说,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才能实现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黄河时代。”因此,相关部门要科学规划、加强设计、统筹部署,也要拥有生态共识,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比如,市民周艳红建议黄河大堤打造世界最高端马拉松赛道,成为国际顶级赛事聚集地,并将泺口铁路桥建成横跨黄河南北的玻璃栈道,在具体实施中还要详细论证。
深挖生态黄河需要开放胸襟。以打造黄河生态风貌带来说,张委员提出要形成文化意义上的大气象、大格局,建议打造鹊华烟雨园,部分恢复鹊山湖,这就要求溯流而上,将名士文化、渡口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等有机融合贯通,同时也要把附近居民的民生需求放在首位,以低成本投入寻找城市发展最大公约数。当然,他山之石,可以抛砖引玉,政协委员坐下来商量,走出去观摩,可从贵德黄河清湿地公园建设中寻思路、获启发,比如,园内功能设置细化而丰富,满足游人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小木屋度假、房车住宿、羊皮筏漂流等让人眼前一亮,我们可根据城市十大提升行动先让黄河周边环境美起来、亮起来,逐步实现全景黄河的深度打造。
拥抱济南黄河需要全民参与。治河兴利关乎百年大计,福泽子孙后代,离不开所有济南人的参与和建言,民智上下涌动的过程非常重要,不在于最后的表决,主要是在于事前的协商和反复的讨论。“每有大事,必相咨访”,“商量”中就得到生动体现,有三大亮点:一是带着问题、带着责任、带着感情真诚碰撞,构筑济南智慧;二者是求同存异、充分表达,民生纠结处,正是为政发力点,专家委员高屋建瓴,从大视野把脉黄河文化的济南行动,市民代表则从基层百姓利益处着眼,比如,有人建议湿地公园植物种群换掉速生杨,李长伟主任结合薰衣草庄园建议引入薰衣草,这无不体现力争决策推进到哪里,就和群众商量到哪里。第三,越多商量越多共识,越多商量民心越齐,这个过程能够很好地激发公众参政议政的热情,也能提振人们的文化自豪感和获得感。
从天上而来的黄河之水,如今,在“商量”中有了新的保护、新的传承、新的蓝图,这既是以“商量”凝聚发展力量,也是为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注入文化强心剂。笔者以为,第六专题“商量”之所以能够从市民中引发持续的反响,在于深入解读黄河文化、精准开掘黄河资源、创意畅想黄河时代,正是切中了市民所需、所盼、所想的文化内容和发展课题,而集中“商量”的民心民意也彰显出对群众的真心实意。有目共睹的是,改革进入深水区,省会济南城市建设开启了加速跑、大干快干的发展模式,要想实现爬坡过坎、追赶超越蹄疾步稳,打赢新济南攻坚战役,更离不开厚植群众沃土的民主决策、协商智慧,在有事好商量中打捞济南“金点子”,在越商量越共识中画出发展“同心圆。”
昔日旧景渐行渐远,黄河文化清风徐来。以生态健康的方式拥抱母亲河,以蓄势动能的步伐迈进新时代,愿更多的市民能够参与进来,在“和而不同”中激发创造思维和民生智慧,以一己之力促进黄河文化和齐鲁文化“美美与共”,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添柴助力,让济南黄河早日成为耀眼的城市名片而不懈努力!
无线济南客户端
济南发布客户端
泉城蓝客户端
市中手机台客户端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新网备案号:201653103
广电总局批文 广局[2010]586号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证号1907177
济南网 用户反馈邮箱:ijntv_mail@163.com
网站电话:0531-85652768
广电总机:0531-85652114
广告合作:0531-8565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