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吐孙·牙森(左)是一位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族青年,今年36岁的他,6岁失明成为“盲人”。30年来只能在黑暗中渡过,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病致贫。今年,当地党委政府帮他联系到济南做人工角膜移植手术。(摄影 宋翠)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高科技,感谢史院长,让我重见光明!”
24日,记者在位于省城济南的山东省眼科医院,见到了刚做完人工角膜移植手术不久的维吾尔族青年买吐孙·牙森,交谈期间,他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
买吐孙·牙森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今年36岁,6岁时得了双眼角膜炎,角膜混沌 ,双眼视力下降到0.02以下,成为“盲人”。他在新疆乌鲁木齐先后两次接受右眼常规角膜移植手术,因术后免疫排异导致失败。失明30年来 ,买吐孙·牙森错过了上学的时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在黑暗中度过。因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的很多事情需要他人协助,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并因病致贫。
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同时是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眼学科分会主任委员,主要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眼科病人进行治疗。在筛查过程中 ,史伟云了解到买吐孙·牙森的情况,经过进一步检查,认为可以对他进行人工角膜移植。
此次为买吐孙·牙森移植的人工角膜,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领扣型人工角膜。
“失明这么多年,我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以为这辈子都不可能再见到光明。后来听说我们国家研发出了自己的人工角膜,我又有了奔头。”买吐孙·牙森难掩激动,用维吾尔语向记者讲述他的复明故事。
12月18日凌晨4时,买吐孙·牙森在村干部麦麦提艾力·阿塔伍拉的陪同下住进了山东省眼科医院。经过详细的检查、专家讨论,12月19日上午9时,史伟云为其实施了“领扣型人工角膜”植入术。20日清晨,史伟云来到病房,通过会说汉语的村干部麦麦提艾力·阿塔伍拉和他交流,为他做检查。
“看见了!看见了!”买吐孙·牙森永远无法忘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揭去纱布后,他时隔30年后再次看清了眼前的人和物。
“以前有人从面前经过 ,我连男女都分不清,只是感觉到有个人影。现在距我20米的人我都看得很清楚。”买吐孙·牙森开心的像个孩子。他说,刚来医院时,必须由他人搀扶着才敢走动,现在自己就可以在医院来去自如了。
“经过检测,买吐孙·牙森术后第一天视力为0.25。现在视力达到了0.5,已经实现了脱盲。”史伟云介绍说,经过诊断,买吐孙·牙森左眼角膜混浊、双眼角膜缘干细胞失代偿、双眼并发性白内障、右眼角膜移植状态,经过疑难病专家会诊,对其施行了左眼领口型人工角膜移植手术。
史伟云告诉记者,我国有近400万角膜盲患者,在新疆,由于气候干燥、紫外线照射及风沙强等原因,这种特殊地域性的角膜病发病率尤其高,此类角膜病容易导致角膜白斑、角膜溃疡等致盲性的角膜病,最终成为重度角膜盲。目前使角膜盲患者恢复视力的主要方法是角膜移植,但我国每年人体角膜器官捐献移植数量不足5000例,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重度角膜盲、多次角膜移植失败的患者几乎成为“绝症”,人工角膜是唯一的复明希望。
“而领扣型人工角膜的研发成功,为他们复明迎来曙光。”史伟云说,领扣型人工角膜的表面光洁度、光学偏心、光谱透过率、分辨率等的物理化学及光学指标均优于进口人工角膜,更加适合我国患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领扣型人工角膜是根据我国患者角膜及眼表结构特点自主研发生产的,可根据患者不同的眼轴长度选择不同的光焦度。史伟云作为主要研发人员,牵头做全国的临床试验。2018年7月15日,山东省眼科医院为来自安徽的王先生成功实施了首例领扣型人工角膜临床试验手术,目前王先生的视力已经达到了0.7,每次来医院复诊,不再由家人陪同,自己就可以乘坐高铁到医院。买吐孙·牙森是该院实施第6例领扣型人工角膜临床试验手术。截至目前,参与领扣型人工角膜的临床试验的6家医院已完成30例移植手术,90%术后视力达到0.5。
无线济南客户端
济南发布客户端
泉城蓝客户端
市中手机台客户端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新网备案号:201653103
广电总局批文 广局[2010]5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证号1907177
公安备案号 37010202001790
济南网 用户反馈邮箱:ijntv_mail@163.com
举报电话:0531-85652768
广电总机:0531-85652114
广告合作:0531-8565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