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水位: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西子顺村:一眼井“盘活”一片山 建“字典级”扶贫档案

来源:济南网编辑:07-31 09:08

蝉鸣阵阵,绿荫下的小广场透着闲适,在平阴县锦水街道西子顺村,曾经的贫困村如今成了环境美、生活幸福的“宝地”。对贫困户细致入微的帮扶,推动着全体村民在走向小康生活的道路上昂首向前。

村容村貌大变样一片绿荫在乡间

在西子顺村村委门前,一处宽阔的健身广场足有2000平方米,周围有高大的树木、各种观赏植物“簇拥”,各种健身器材散布其中,村民自在安逸的生活可见一斑。

村容村貌的大变样是一步一步完成的,西子顺村第一书记王瑞明告诉记者,在近几年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西子顺村在街道两侧和主要节点进行了绿化美化,栽植大叶女贞、樱花、国槐等各类苗木3000余株;完成了3000米道路硬化;建设了3处小广场,为村民的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

以前,村里污水横流,不仅生活不便也影响“颜值”,现在,已对村中心的排水沟完成了整修改造,利用环保资金修建污水池,集中处理村民污水,还道路干爽整洁。

现在的西子顺村,已经从只有一条通村路的落后村变身成“三纵三横”全贯通、水泥路户户通的先进村。明亮的LED路灯照亮了通往“小康”的路,村内基础设施、卫生条件、居住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小核桃”打开脱贫“大路”

一眼井“盘活”一片山林

在西子顺村,成片的核桃长势茁壮,给村民带来了可喜的收入。其实,2015年西子顺村才开始尝试大规模种植核桃,并通过“小核桃”打开了一条脱贫的“大路”。

当时,村里原有的种植大户发展了50多亩核桃,每亩收益在1000元左右。看到收益可观,2015年底,村里为36户贫困户量身打造了50余亩优质核桃苗木,授人以“渔”帮助他们脱贫。

71岁的贫困户韩来珍老人告诉记者,她家中有一亩核桃地,虽然以前自己没有种过,但有村里统一打理,自己非常省心。

韩来珍还说到,以前山地上的井出水量小,种植的作物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但不久前新打的一口井解决了灌溉问题,让果树的灌溉更加方便,进一步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收入。

王瑞明告诉记者,他了解到西子顺村的南山上,村民种植了大面积的枣树与核桃树,天气干旱时果树的灌溉问题让村民头疼不已,阻碍了村民致富。今年,为彻底解决灌溉难的问题,村里利用30万扶贫资金在南山打井,此工程自4月9日开始,历时5天将南山深200多米的水井打成。这一新水井每小时出水量可达80立方米,在全县三级机井出水量中排名第一。

“听”扶贫政策录音

建“字典级”扶贫档案

在陈元芳老人的家中,簇新的橱子安静的在房间一角,这件家具是村里为贫困户特别打造的。除此之外,院子正中的大厅和卧室宽敞明亮,和一侧的“石头”房子明显呈两个“年龄段”,这是2018年危房改造的“答卷”。

陈元芳给记者展示了家中厚厚的一本扶贫档案,里面详细记录着老人的各种情况,生病用药、扶贫补贴等等,关于扶贫的内容事无巨细,都能在这本档案里查询到,满满当当的文件夹厚度堪比“字典”。

针对扶贫档案存在的问题,西子顺村所有帮扶责任人曾多次入户,按照“一人一夹”的原则,对现有所有扶贫档案逐一进行集中整理,重点查看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排放顺序。对档案材料不完整的补充完善,确保内容详实准确,以便于日常管理和查阅。

在陈元芳家中,还有一台通过积分兑换的收音机。据介绍,锦水街道通过积分兑换的方式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配送215台可插卡式收音机,并将医疗、教育、民政、残联等各项扶贫政策录制成宣讲音频输入到录音机中,贫困户只要打开收音机,即可听到各类扶贫政策,为贫困户了解扶贫政策又打开了一扇“大门”。

操作简单、方便实用,小小收音机,发挥了扶贫宣传的大作用。在西子顺村,脱贫攻坚工作于微末处都下足了功夫,在走向小康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原创推荐

  • 客户
  • 无线济南客户端

  • 济南发布客户端

  • 泉城蓝客户端

  • 市中手机台客户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1020100号-1

鲁新网备案号:201653103

广电总局批文 广局[2010]5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证号1907177

公安备案号 37010202001790

济南网 用户反馈邮箱:ijntv_mail@163.com

举报电话:0531-85652768

广电总机:0531-85652114

广告合作:0531-85653065

国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