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轴共建 济南全力绘制壮美“黄河画卷”
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沿黄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几年来,济南充分发挥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发展优势,主动融入黄河战略,着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奏响了“济南乐章”。
随着黄河战略的深入实施,济南在未来将如何展现更大作为?作为黄河国家战略中唯一实体性新区,济南起步区又将如何加快聚势突破?随着2023年济南市两会的召开,这些问题的答案进一步清晰,也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全新的“黄河画卷”。
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筑牢生态屏障,确保黄河岸绿水清,既是政治任务,更是民心所向。
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近年来济南深入实施黄河生态风貌带打造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要素,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通过开展入黄支流综合整治,实施济西、白云湖等湿地公园保护修复,完成黄河百里风景区中心景区景观提升工程,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形成景观效果。
2022年12月5日,《济南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印发,明确要加快推动沿黄地区城市更新,开展黄河沿岸生态修复,实施黄河济南段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打造黄河生态保护带。
而在2023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黄河生态轴”的概念。根据报告,济南将加快黄河生态风貌带鹊华公园、中央公园建设,统筹做好徒骇河、大寺河等河道生态景观打造,保护提升济西湿地、白云湖、玫瑰湖等湿地公园,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保障母亲河长久安澜
黄河流经济南9个区县和功能区,全长183公里,河床高出两岸地面4至6米,防洪水位高出两岸地面8至12米,全线均为“地上悬河”。要实现拥河而兴、水城共融,首先要全力保障黄河安澜。
2023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济南将继续加强黄河防洪减灾工程建设,提升主槽行洪输沙能力,实施鹊山水库、玉清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推进北大沙河、大寺河等12条河道综合治理,推动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保障母亲河长久安澜。
事实上,加强黄河防洪工程建设,济南一直在努力。2022年济南黄河第一期标准化堤防工程正式破土动工,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和生态景观线于一体,并荣获中国建设工程质量最高荣誉——鲁班奖。此后,济南全力统筹推进堤防加固、滩区治理、防洪建设等工作,基本形成以堤防、河道整治、分滞洪工程为主体的防洪工程体系。2020年底,历时三年的黄河滩区迁建工程正式完成,共涉及5个区县、358 个村、34万人,充分显示出济南确保黄河滩区安全、提升市民幸福感的坚定决心。
可预见,随着黄河“安全轴”的持续打造,济南在保护母亲河、建设幸福河中的的实践中也将迈入新阶段。
交通、产业融合发展
大城发展,交通先行。加速黄河两岸高质量协同发展,破解城市“北跨”交通瓶颈、加快两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势在必行。
在这方面,济南交出了亮眼成绩单。15处桥隧横跨大河;济泺路穿黄隧道开启黄河天堑由水上跨越到水下穿越的新时代;11处跨黄新通道已列入建设规划,全部建成后主城区过黄通道平均间距缩短到约3公里,在所有黄河沿线城市位居首位。
根据市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济南市将加快打造黄河发展轴——全力推进黄岗路隧道、济南黄河大桥复线桥等6条跨河通道建设,同时建成济郑高铁,加快构建“一字型”沿黄大通道。同时,以交通动脉带动产业发展,济南将积极培育沿黄九市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市场,推动建设沿黄中心城市绿色智慧物流协同创新中心。在起步区加速培育“6+4+2”重点产业,建设省属企业新动能项目总部集群,建设全球领先的“数字孪生城市”。
创新黄河文化保护传承
黄河是一条地理河,更是一条文化河、精神河,浩浩黄河水,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深入挖掘黄河时代价值、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济南黄河故事恰逢其时。
2023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对“黄河文化”同样着墨颇多,明确提出了黄河文化轴概念,要求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市博物馆(新馆)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四季泉城·大美黄河”活动品牌影响力,创新黄河文化保护传承。
保护、传承黄河文化,济南一直在努力中。
早在2021年5月份,济南市就编制实施了《济南市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重点从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利用、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讲好黄河故事等四个方面,统筹谋划全市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在之后印发的《济南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济南黄河生态风貌带规划》等文件中,也对黄河文化传承、保护、发扬进行了详细部署。沿黄文旅资源普查、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等文物“十大工程”、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等工作也在有条不紊推进中。
大河奔流,生生不息。对济南人来说,黄河早已不是一条简单的河流,它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和希望,也是泉城高速发展的新动脉。我们相信,随着2023年黄河生态轴、安全轴、发展轴与文化轴的加快打造,一幅城河共生的壮美画卷也将加快铺展。
(编辑:孔雪; 责任编辑:曲萧琳; 终审:郑富强)
无线济南客户端
济南发布客户端
泉城蓝客户端
市中手机台客户端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新网备案号:201653103
广电总局批文 广局[2010]5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证号1907177
公安备案号 37010202001790
济南网 用户反馈邮箱:ijntv_mail@163.com
举报电话:0531-85652768
广电总机:0531-85652114
广告合作:0531-8565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