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上午10:00, 济南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创新服务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马怀明介绍,济南市作为我国具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商标——北宋年间刘家功夫针铺“白兔”商标诞生地,作为集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等知识产权领域重大改革创新工作于一体的城市,凝心聚力抓创新、蓄势赋能促发展、高效推动求突破,全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2022年,我市率先跻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一方阵。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槐荫区、历下区、商河县和济南高新区分别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试点区(县)和示范园区;5项高价值发明专利获第23届中国专利奖,其中中国专利金奖1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闭环式管理服务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银保监会作为国家首批20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保险典型案例之一在全国复制推广,是全省唯一入选案例。
2022年,我市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11853件,同比增长44.4%;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5014件,同比增长27.5%,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8.92件,同比增长27.5%;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7.62件,同比增长38.41%;注册商标38.6万件,同比增长16.35%。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累计达到107家;知识产权贯标企业累计达到2722家。
2022年,我市知识产权全面保护提质增效。我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维权援助中心、仲裁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平台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解决途径更加畅通便捷。全年办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702件,法定期限结案率100%。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知识产权行政裁决平均办案周期压缩至法定期限的50%。全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51件,平阴玫瑰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和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名录,“地理标志赋能 助力乡村振兴”入选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全市专利代理机构128家,居全省首位。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评议,济南市获优秀等级。
2022年,我市认真抓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推进实施,畅通了知识产权与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关键节点,实现了知识产权与创新资源、金融资本、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主要是在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激发创新活力,在知识产权精准帮扶上实现新突破。围绕主导产业,培育规模较大、布局合理、对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支撑保障作用的高价值专利组合,不断强化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储备,全面厚植发展优势。依托济南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启专利快速审查“绿色通道”,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专利平均授权周期压缩90%以上,保护中心备案企业数量达到1995家。支持高校院所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定向创新,先后在山东大学组建人工智能等12个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推动开展订单式研发和投放式创新,实现需求资源合理匹配。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对“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等扶持力度,建立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库,实施入库重点培育;推动知识产权贯标认证,助力“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等创新型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贯标认证资格。建立健全上市企业知识产权辅导机制,成立上市企业辅导中心,对我市拟上市企业进行精准知识产权辅导,助力创新型企业跨越科创板门槛。
释放平台动能,在知识产权服务提效上实现新突破。高标准建设济南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汇聚业务流、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引进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30余家,区内建设6个知识产权托管服务站,搭建济南市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实现物理和功能双集聚,知识产权全门类、全链条、一站式的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建设大健康产业、智能制造产业、未来产业等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构建闭环式运营及公共服务模式,推动知识产权运营融入重点产业发展全链条。设立51家商标品牌指导站,有效推动商标品牌运营、管理、推广系列工作,打造知名“济南品牌”集群。
推动知产赋能,在知识产权金融惠企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建立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补贴、风险补偿、联盟服务、银企对接、绩效考核五大机制,有效发挥知识产权融资作用,强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不断扩大,让更多优质创新企业将无形知产转化为有形资产,有效破解“银行不敢贷,企业贷不起”难题。2022年,我市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520笔,同比增长125%,数量持续领跑全省,融资金额31.2亿元。发挥2亿元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作用,成功投资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8家,带动培育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及专精特新企业3家,带动引进高层次人才50人,其中院士1人。扩大专利保险规模,遴选10家优质保险机构推出27个险种,开展知识产权保险服务,培育10家知识产权保险服务中心。
强化协同共进,在知识产权高效运用上实现新突破。建设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支撑机构1家,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2家,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7家,市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14家,建设数量居全省首位,为我市重点产业中的11个关键核心技术和相关企业开展专利导航服务,明确指引关键核心技术发展路径、方向和战略布局,促进全市产业能级提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打造三大专利开放许可和转移转化交易平台,建立企业专利需求库,供需精准对接,基金跟进择优投资,确保价值实现。打造11个省级专利转移转化专项计划项目,不断提升我市专利交易许可活跃度,实现专利转化运用的加速增效。不断完善建设知识产权专家库,与驻济高校共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推行校企联合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输送计划,开展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入企实践”活动,把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和市场人才需求紧密结合,产教融合,推动高端专业人才进入知识产权领域。知识产权服务“六稳”“六保”率先作为,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进企业、进产业园区等“四进”活动,助企纾困解难。
优化营商环境,在知识产权全面保护上实现新突破。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断健全,建立起济南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维权援助中心、仲裁中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平台,区县知识产权调解组织实现全覆盖。市市场监管局与公安局联合出台《关于加强两法衔接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重点联系机制的意见》,共同建立济南市知识产权协同保护警务工作站。扎实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查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侵权假冒案件,依法惩治恶意侵权、群体侵权、重复侵权等行为。推进全省首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建立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制度,形成行政调解、技术支撑、专家咨询、行政裁决于一体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模式。开展山东省首例专利行政裁决与行政确权联合审理,推进案件高效、高质量办理。建立知识产权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实现全省首例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深入开展“蓝天”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恶意商标注册申请行为。建立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知识产权纠纷快速维权机制,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海外侵权风险防控。
(编辑:孔雪; 责任编辑:杨秉鑫; 终审:郑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