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造血助力沂蒙老区脱贫攻坚
村里来了“外乡人”
□ 本报记者 孙源泽 杜辉升 王志浩
本报通讯员 王利群
十月初,记者驾车来到沂蒙山区,实地探访老区人民的脱贫足迹。
“我们村以前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干巴村,吃水都吃不上。”在沂南县依汶镇汶凤村这个地处沂蒙山丘陵地带的村庄,村支书郑本增说,“现在好了,村里的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俺村再也不是‘光棍村’‘干巴村’了。”
一条“引客路”引来12家外乡企业
以前的汶凤村既是“干巴村”,也是“光棍村”,因为贫困,想娶到别村的媳妇简直难于登天。
“那时候外地人来我们这儿,那就是稀客,一说要嫁到我们村,都吓得摇头。”郑本增说,为了吸引外乡人来汶凤村,修路成了头等重要的问题,但是村里没钱,愁坏了乡亲们。
“没有钱修路,咱共产党员得带头捐啊。”为了这件事村里开了几次党员会,在会上,有80年党龄的百岁老党员米忠余带头从积蓄里拿出了3000元捐给了村集体,全村27名党员共集资了4万块“引客钱”。
村里找来了施工队,乡亲们非常积极,主动到工地上帮忙。“大家都是义务来帮忙,一分钱不要,还自带干粮,从白天干到晚上。”村主任郑本运说。在全村的努力下,2004年,一条800米长的“引客路”终于修成。
修好路,就吸引到了青田食品有限公司这个“外乡人”。这家公司主要经营大蒜等农产品深加工出口生意,商品遍布欧美。“我们当时看中了村里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优势,还有沂蒙人民淳朴的民风。”青田公司副总刘乃礼说。
青田公司的到来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他们利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模式实行产业化帮扶、务工帮扶,累计吸纳就业人口260余人。有些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让亲属来厂里打工,除工资外,公司每个月再补助200元给贫困户。
“我们村现在有12家企业,都是外地来的。”郑本增笑着说,这些“外乡人”的到来不但解决了村里人的就业,还吸引了周边村甚至沂南县城里的人来务工。
依靠这些“外乡人”,汶凤村走上了产业带动脱贫的良性循环。厂房租赁一年收入12.8万元,光伏电站一年收入12万元,土地承包费一年收入7万元。
“现在,我们村的年轻人都可以娶上媳妇,很多都是外乡的,还有城里的哩!”郑本增笑着说。
“空巢村”来了“带货网红”
“老铁们双击红心为我们老奶奶的手艺点赞!”告别汶凤村,记者来到了同处沂蒙山区的沂水县吴家楼子村,发现这里也有一群“外乡人”。
在村里的益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记者看两个打扮时尚的女孩,站在手机前举着几件衣服在进行售卖。“这是现在流行的‘直播带货’,她们都是短视频直播平台的网红,我从去年开始跟她们合作卖小棉袄,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出400件。”该公司负责人吴照京说。
公司所在的吴家楼子村是“空巢村”,全村有1012人,然而在村里的只有300多人,都是老人和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吴照京发现老人们手工缝制的棉袄很受市场欢迎,于是在2013年底,原本在临沂市区工作的吴照京回村,招揽了一批村里的老人,搞起了手工棉袄加工生意。
今年75岁的商纪英老人,在这里做了5年棉袄,如今的她通过缝棉袄每年可以挣5000元,加上其他收入,已经完全脱离了贫困。据了解,吴照京公司生产的小棉袄一年可以卖2万多件,带动了周边5个村有手工缝制特长、年龄大、有工作意向的6户8名贫困老人到工厂务工,年人均增收5000元。
2016年,吴照京注册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除了卖小棉袄等手工物件,还将当地生产的草莓、红薯等特色农副产品放上网店,产生了一举多得的“互联网+扶贫”效应,通过这种模式,带动12户贫困户脱贫,户均年可增收2000元。
无线济南客户端
济南发布客户端
泉城蓝客户端
市中手机台客户端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新网备案号:201653103
广电总局批文 广局[2010]5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证号1907177
公安备案号 37010202001790
济南网 用户反馈邮箱:ijntv_mail@163.com
举报电话:0531-85652768
广电总机:0531-85652114
广告合作:0531-8565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