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山东等沿黄九省(区)党委网信办,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黄河河务局、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和新华网主办,齐鲁网·闪电新闻承办的“沿着黄河遇见海”网络主题采风活动10月9日在东营启动。10日-12日,来自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沿黄九省(区)网络新闻媒体的30多名编辑记者深入东营、滨州、济南一线,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呈现黄河文化传承之美、绿色生态之美、高质量发展之美。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2日讯 奔流不息的黄河,在齐鲁大地上蜿蜒前行,流经山东9市25个县(市、区)注入渤海,勾勒出一幅壮美的黄河风情画。黄河山东段全长628公里,约占黄河总长度的12%。长期以来,“地处黄河下游、工作力争上游”的山东,坚决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系统谋划、全域统筹、一体推进,流域内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01/ 彰显黄河下游生态环境保护担当
大河奔流,百鸟翔集,万里黄河从这里奔腾入海。
初秋,位于山东东营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天一色,生机盎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东营市坚决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率先在黄河流域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地方性生态法规体系,加强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取得明显成效。
如今,这里的自然植被覆盖率达到55.1%,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拥有野生鸟类368种,是世界濒危鸟类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
这是山东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的一个生动写照。近年来山东沿黄市县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绘就一幅绿水青山的生态画卷。
图/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黄河治理,根在流域。坐落于滨州市滨城区的黄河小街湾,在2018年水利部部署开展全国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前,存在6万余平方米的阻水建筑群,扰乱滩区水事秩序,影响了黄河行洪安全。当地通过开展集中拆违行动和生态修复工作,对164亩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将黄河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绿化树木有机融合,河道工程重新焕发了生机。
近年来,山东强化规划引领,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建立省级黄河战略重点项目库,流域“外在颜值”和“内在气质”显著提升。在济南黄河防护林槐荫段,当地以防洪、防汛为基础,融生态防护、休闲游赏功能于一体,建设了一道黄河绿色屏障的“生态之门”。漫步在7公里长的黄河大堤上,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附近居民告诉记者:“现在黄河边建了不少公园,又美又干净,跟以前相比真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济南槐荫区黄河绿色生态之门
生态保护是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首要任务。山东统筹沿黄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在全国率先实现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全覆盖,全省特别是黄河流域主要环境指标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2022年,黄河干流山东段连续7年实现国控断面Ⅱ类水体比例100%,黄河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首次达到100%;全省共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5个、“两山”基地9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02/ 迈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步伐
滨州高新区,一处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家纺居家世博馆,集纳了从古代纺织工具到现代专利技术、从纺织文化艺术到最新时尚设计等多维度产品。
建馆五年多来,这里已经形成一个国际化的创意设计平台,吸引了国内外5800余位品牌设计师共享海量设计资源,是目前我国家纺行业唯一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当地着力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一方鲜活实践。
图/愉悦居家世博馆
滨州是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一熟传统植棉区,在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之下,生态保护正倒逼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公开数据显示,滨州拥有全球第一的纺织生产规模,纱线、布产能和产量均列全球第1位,2021年实现主营收入1710亿元,是黄河流域唯一超千亿级的纺织产业集群,棉纺织产业集群被评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是全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在山东,沿黄9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在东营,黄河里文创街有效整合杨庙社区红色文化和周边林地、牧场、设施农业等资源,深度开发亲子游、生态游、文化体验游等多种业态,并将设施农业、林果种植、草编工艺品等元素导入,在展现黄河文化、南展文化、农耕文化的同时,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图/张王庄
在滨州,位于黄河北岸的张王庄,迎来3万余棵黄金梨丰收,许多游客慕名前来体验采摘之乐。近年来,该村积极探索“采摘+观光+游玩”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着力建设黄河岸边的农旅融合特色村,不断推动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
在济南,声名鹊起的鹊华烟雨生态园以文化为灵魂、以农业为载体,涵盖特色农产品种植、生态农业观光、文化旅游休闲等产业,带动社区居民土地流转,改变居民种植结构,引领着鹊山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
行走黄河岸边,山东多地推进现代化农业绿色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协同共生的同时,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03/ 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4处世界遗产、6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山、曲阜“三孔”、“天下第一泉”等景区,串起了黄河山东段各个历史时期开发建设的历史轨迹。
位于滨州市蒲湖风景区内的黄河楼,无论是种类丰富的黄河沿岸生产生活用品,还是剪纸、泥陶等山东手造,无不展示着几百年间当地黄河文化的传承。“我们注重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设置了非遗、手造体验等活动,开发了30多种文创产品,让游客在游览黄河楼之际,触摸黄河文化、领略黄河魅力。”黄河楼景区负责人王翠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我从来没有这么深入了解过黄河,这里让我一站式领略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到山东的传统文化,很是震撼。”一位游客感慨。
图/黄河楼
新时期黄河文化的传承发展,重在走出历史古籍、跳出文物古迹,深度嫁接产业、融入现代生活。近年来山东进一步活化黄河文化传承弘扬的手段,推动流域内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一批文化旅游“黄河主题IP”日渐闪耀——
在济南,盖家沟险工成为网红打卡地。当地结合悠久人文历史和盖家沟险工的独特地理位置,提炼鹊华秋色图等文化符号,对盖家沟险工进行绿化提升,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打卡留念。
在东营,利津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着力打造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齐鲁样板·盐窝模式,非遗文创核心区、花田露营体验区、四贤历史文化区等多处景点及设施日渐完善,实现了赶大集、品美食、买手造、逛美景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山东还积极打造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将沿线各市县的文旅资源串联起来,全力塑造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新优势、新亮点,推动黄河文化大放异彩。
大河上下,焕然一新。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齐鲁大地,日日新,又日新。
(编辑:孔雪; 责任编辑:袁菲; 终审:郑富强)
无线济南客户端
济南发布客户端
泉城蓝客户端
市中手机台客户端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新网备案号:201653103
广电总局批文 广局[2010]5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证号1907177
公安备案号 37010202001790
济南网 用户反馈邮箱:ijntv_mail@163.com
举报电话:0531-85652768
广电总机:0531-85652114
广告合作:0531-8565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