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采暖季”,今年,菏泽、烟台、滨州等地大力发展清洁供暖,积极推广多种清洁取暖新模式,确保广大群众过一个安全的“绿色暖冬”。
把“代价”降下来,把“温度”升上去。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增强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是各级政府大力提倡、推动实施的管理要素。让企业的成本“代价”、群众的支出“代价”降下来,让“温度”“温暖”升上去是众人所盼、众望所归。今年,山东菏泽巨野县龙堌镇在冬季供暖中采用空气能热泵集中供暖,供热面积达到了59万平方米,每个供暖季相当于节约标煤9000多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2万多吨。同时,取暖费用比传统方式下降30%以上,这种降成本、减开支,升温度、暖民心的惠民利民之举,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升温”,彰显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把“污染”降下来,把“效能”升上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为更好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降碳,关键在于创造条件全面推动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对此,山东栖霞市进行了有益尝试。今年,栖霞市桃村镇实施跨县域异地绿色清洁热源传输。全镇4600户村民家实现了清洁能源集中供热,累计供热面积47万多平方米,为桃村镇驻地居民冬季供暖带来了“绿色温暖”全新体验。“传输”的是绿色低碳的“绿暖”,享受的是环保高效的“温暖”。这一有益尝试见证了山东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道路上的久久为功。
把“浪费”降下来,把“利好”升上去。如何做好对原料、资源的充分利用、反复利用、循环利用,是推动发展新能源、提升新动能的瓶颈所在,也是最大限度防止浪费的关键所在。走进山东滨州惠民县,当地统筹推进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和供应,将木材边角料变成生物质颗粒燃料,让“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发挥“余热”。同时,当地还落实清洁取暖补贴政策,按照每吨补贴一半的标准对购买生物质燃料的群众进行补贴,全县1000多个自然村的9万多户居民受益。不但让废物变成“宝贝”,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还最大程度的让利于民,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实行乡村清洁供暖,打造“绿色暖冬”新模式,山东用生动实践倡导绿色生活、低碳发展新理念,让广大群众过上“绿色暖冬”,让清洁能源成为推进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编辑:王宗辉; 责任编辑:杨秉鑫; 终审:郑富强)
无线济南客户端
济南发布客户端
泉城蓝客户端
市中手机台客户端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新网备案号:201653103
广电总局批文 广局[2010]5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证号1907177
公安备案号 37010202001790
济南网 用户反馈邮箱:ijntv_mail@163.com
举报电话:0531-85652768
广电总机:0531-85652114
广告合作:0531-8565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