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水位:

脱下军装的济南老兵 为济南战疫奉上“智力加持”

来源:天下泉城编辑:04-15 16:23

2020年新春佳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为祥和的春节蒙上了一层阴霾,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拉开了序幕。在这场防“疫”战中,济南市疾控中心退役军人、检验检测组党员赵怀龙,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脱下军装,我仍然是一名“战士”--济南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检验检测组赵怀龙侧记(终稿)374

“请战”检测第一批样本

1月21日,腊月二十七,济南市出现了第一批疑似新冠肺炎感染者,从流行病学史及临床症状判断高度可疑,需要市疾控中心对该批样本进行检测,尽快出具检测结果。面对当时不可预知的新冠病毒,他主动请缨,“我是一名男同志又是老兵,是科里的老大哥,让我来吧!”。

就这样,由赵怀龙和同事吕燕负责第一批疑似样本的检测任务。他俩认真细致,相互提醒,按照规范程序依次穿上隔离衣、防护服,戴上N95口罩、护目镜,再套上鞋套和医用乳胶手套,抱着“担起病毒检验重任,保证结果精确可靠”的决心,坚毅地走进了实验室。

新冠病毒的检测需要样本复核、核酸提取、体系配制及荧光检测等环节,由于是第一次进行疑似新冠病毒样本的检测,要在保证样本操作过程准确无误的前提下,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时还要将外在风险降至最低。他俩认真交流,对具体操作步骤、流程及实验室功能流向分区等进行反复确认。经过半宿的努力,结果均排除疑似病例新冠病毒感染的可能,大家也都松了一口气,中心第一时间向市防疫指挥部报告了情况,为科学精准决策提供了依据。

脱下军装,我仍然是一名“战士”--济南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检验检测组赵怀龙侧记(终稿)830

后来,别人问起为什么想着第一个上,赵怀龙说到,他长期从事病毒研究工作,经历过SARS并长期关注该病毒的研究进展。曾为国家“三防”医学救援队成员,作为一名军人疾控工作者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操作经验,虽了解新冠病毒的高风险传染性,但有信心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有能力处理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更明白该批样本的检测结果对济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具有近20年党龄的老党员,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应有担当与责任。

“铁人”坚守一线持续作战

1月23日,腊月二十九,春节放假前的最后一天,赵怀龙抽出午休的一点时间,到超市给孩子买了新春礼物,准备下班后带回家。临下班时,突然接到通知,又一批疑似新冠病毒样本需要紧急检测;待实验室检测并复核出济南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阳性样本,已是凌晨。自此,赵怀龙就24小时吃住在单位,连续40多天没回过家,给孩子买的新春礼物至今仍放在办公室里。

年初一凌晨一点,新年钟声还在大家耳畔回响的时候,刚刚忙完检测任务,正躺在办公室的简易床准备休息的他,突然听到微信声响。这么晚了,谁还在留言呢?原来是中心副主任耿兴义在疫情调查处置微信群里留言:“实验室谁在?”“我在”他不假思索地回复。“等我”耿主任说。等待的时间显得有点漫长。突然,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带好装备及样本采集箱,马上出发”。他立马冲到实验室,带好装备箱、采样箱及样本转运箱等三个箱子赶到楼下。“走!”耿主任的话简短有力。上车后耿主任交待了具体的事项,一是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二是采集样本,进行检测。等他们从医院出来的时候,已是早晨6点多了。

他深知,此次疫情的确诊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早一分钟出具检测结果,病人就可以早一分钟获得救治,疾病防控工作就可以早一分钟开展,其他健康人群就少一分被传染的危险。而此时,夜班的同事们还在单位休息,白班的同事们还没有到达单位,一夜无休的赵怀龙知道必须以饱满的精神继续战斗,于是他立即穿上防护服又进入实验室。等看到检测结果已是上午9点多,此时赵怀龙已经连续工作了25个小时。

脱下军装,我仍然是一名“战士”--济南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检验检测组赵怀龙侧记(终稿)1913

1月31日,中心检验检测组又突然接到多达180余份的检测样本。所长杨国樑考虑到同事们连轴转了好些天,怕大家身体吃不消,决定由他自己来做这批样本。刚下实验的赵怀龙听说了,二话没说再一次穿着防护服进入实验室,两个人从晚上9点一直忙碌到凌晨3点,整整6个小时。从实验室出来,赵怀龙整个人都是虚脱的,这一天他在防护服里整整“捂”了11个小时,与同事完成了260多份样本的检测。

为了保证防控任务的及时完成,除了实验室操作外,接收各区县疾控中心送检样本成为赵怀龙晚上的最主要工作,不管何时都要保证样本的及时接收。当凌晨两三点被电话铃声吵醒时,他立即起身,抖擞精神,让在睡梦中的自己恢复清醒,因为他知道,采样人员同样辛苦,他们也没有黑天白夜。

“一天进2次实验室是经常的,每天至少4到6个小时要“捂”在密不透气的防护服里更是常态,因为在实验室呆的时间太久,下午两三点成了常规午饭时间。累了就在办公室支起简易床眯一会,很多时候在等方便面泡好的短短几分钟时间里,就能睡着。”他说得很平淡,但所有人都知道这貌似波澜不惊的背后,是他和同事们多少个日日夜夜不眠不休的执着坚守!

脱下军装,我仍然是一名“战士”--济南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检验检测组赵怀龙侧记(终稿)2393

“严谨” 疾控人的职业操守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需要经历十几道程序,每个过程都尤为重要,环环相扣,马虎不得,检测人员必须每个环节的操作都精准到位,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实验室每天接收各区县送来的样本转运箱平均在三、四十个,为了保证转运人员及采样人员的安全,赵怀龙每次在完成实验室样本处理检测的同时,对每个转运箱都要认真的进行消毒,用酒精喷洒箱子的每一位置,最后再用紫外线进行消毒,以保证每个同事拿到转运箱都是无菌无毒的。

在做好新冠病毒检测工作的同时,赵怀龙还参与多家医院、疾控的新冠病毒实验室操作培训。每次他都认真耐心讲解每一个操作要领,并告知原因及需要防范的细节。在具体操作上,他会根据每一名人员所在的实验室情况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与流程,强调需要注意的细节,如采样管的正确打开方式,为什么这样操作等等。

脱下军装,我仍然是一名“战士”--济南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检验检测组赵怀龙侧记(终稿)2966

考虑到很多前来培训学习人员没有穿脱过防护服的经验,而防护工作又是至关重要的,赵怀龙总是带着他们反复练习,力求零差错。由于职业习惯,赵怀龙在培训中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仔细地观察每名参加培训人员的一举一动。

一次,一位医院的年轻医生培训结束后,在半污染区脱防服时,前面还是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大家谁都没注意到,防护服在脱到脚踝时由于不容易脱掉,小伙子习惯性的用手从里向外扒,这时候,细心观察的赵怀龙突然急吼一声“停”!紧急制止了他的违规操作,并立即对所污染区域进行彻底消毒,然后耐心地再次给他讲述防护服穿脱时防止污染的关键环节,可能会出现的危害,并嘱咐他千万不可大意。

正是赵怀龙的严谨细致,为这位培训医生烙下深深的印记。“我们实验室几乎每天都要接触新冠病毒的阳性样本,生物安全是悬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他们跟我进实验室学习,我要对他们的安全负责。既然身负职责,就发挥好专业优势。脱下了军装,我仍然是一名“战士”!再次穿好“战袍”走进实验室,他坚定地对我们说。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防控疫情这一特殊战场上,赵怀龙面对疫情,没有畏惧,没有退缩,而是心甘情愿、义无反顾地选择离别与危险。他,将疫情防控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

记者:田苑润

通讯员:王方

摄影:王晓婷

原创推荐

  • 客户
  • 无线济南客户端

  • 济南发布客户端

  • 泉城蓝客户端

  • 市中手机台客户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1020100号-1

鲁新网备案号:201653103

广电总局批文 广局[2010]5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证号1907177

公安备案号 37010202001790

济南网 用户反馈邮箱:ijntv_mail@163.com

举报电话:0531-85652768

广电总机:0531-85652114

广告合作:0531-85653065

国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