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济南|济南网 民生 无线济南

聚焦“东强”|坚持创新驱动融入国家战略 加快打造“东强”城市发展新格局

2021-03-01济南网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造“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其中,明确提出“东强”作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战略的责任担当,是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科创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的主要载体,其中科技创新是实施“东强”战略的关键环节。

自2015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科创济南”,我市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尤其是东部区域,集聚了一大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创新优势显著,为我市打造“东强”城市发展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齐鲁科创大走廊,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强势崛起,实现了“中科系”科研院所“全链条”“整建制”落地济南的合作新模式,引进“中科系”院所达15家,大科学装置实现零的突破。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引领的“1+10+N”新型研发体系初步形成,区块链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先后落地,备案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9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8家,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已转化200多项前沿产业技术成果,孵化99家企业,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超过200亿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科技园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重点围绕自主可控超算应用生态与超算互联网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攻关,建成济南—青岛超算互联网试验网,通用超级计算平台正在运行测试。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建成第一个国际大科学平台——AMS数据中心。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组建了27个协同创新与转化应用平台,孵化企业近70家。获批筹建三家省实验室,其中网络空间安全、粒子科学与应用技术等2家省实验室落户齐鲁科创大走廊。

(二)科技产业新功能快速发展。量子通信与量子雷达、量子芯片实现产业化,全球首个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在济南与“墨子号”卫星对接成功。浪潮服务器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前三;伊莱特重工轧制成功世界上直径最长、单体最重的奥氏体不锈钢整体锻环;齐鲁制药位居2020中国药品研发综合实力前四强。人工智能产业异军突起,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一批“AI国家队”、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和项目、园区先后落地。2020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5.29%,较2019年底增长4个百分点。

(三)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建设科技型企业库、高企培育库梯次培育体系,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系统审核入库2577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3029家,落实2019年度企业研发财政补助1456家、4.09亿元,浪潮集团、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入选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截至2020年底,全市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到985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4家、众创空间41家。

(四)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持续提速。加强科技“双招双引”力度,吸引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大院大所大企业在济新建研发或成果转移转化机构245家。引进高层次外国专家及团队50余个,全省首家山东“院士之家”落户济南。实施先进材料产业链“链长制”,围绕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两大主攻方向加快构建完善济南市先进材料产业链。依托科技金融大厦建设科技成果转化“1+6+N”平台,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37.75亿元,居全省第一。

七大方面加快实施“东强”战略

市科技局将加快实施“东强”战略,以全力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指引,加快推进建设齐鲁科创大走廊,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聚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将东部区域培育成为全市创新增长引擎。

一是加快构建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创新圈。加快完善顶层设计,编制完成济南科创城科技发展规划,完善共建机制,制定配套政策。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济南科创城一期建设进度,力争上半年,空间应用中心和生态环境中心项目建设启动年底前;7月底,电工所项目科研区达到竣工验收条件;12月底,理化所项目一期工程全部单体主体工程完工。着力提升落地项目创新能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一批先进适用成果,孵化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高端新兴产业,力争申请专利120件,引进、孵化科技型企业和项目50家,引进中科院人才240人以上。

二是加快构建产研院创新圈。推进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实施“攻坚克难”计划,把突破重点项目关键核心技术与组织解决产业链断链、强链、补链重大难题相结合,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领域构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进体系,力争今年实施各类创新项目计划100项,孵化企业150家,实现经济效益超过6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超200亿元。推进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引领的新型研发体系建设,加快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引导创新创业共同体规范发展。

三是加快构建超算中心创新圈。以通用超算平台和下一代国产超算平台建设为契机,做好超算“十四五”科研和业务两个规划。尽快完成通用超算平台建设工作,力争4月下旬正式启动,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类计算服务,产品及服务推广重点用户50家以上。围绕超算生态、超算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云计算以及电磁、海洋、医疗、公安、教育等领域储备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四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网络空间安全、微生态生物医学、粒子科学与应用技术3家山东省实验室和各类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力争上升为国家实验室。聚焦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积极争取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带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市级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实施“揭榜挂帅制”,针对我市1—3年内急需解决的技术难点、痛点、“卡脖子”技术、重大研发需求开展攻关,第一批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需求征集工作已启动。

五是深化企业和产业创新。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活动政策体系,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后补助、创新券等支持政策。支持企业申报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力争2021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增加1%,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5家。

六是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引导高校院所面向企业、产业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健全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优化提升济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6+N”平台,技术合同成交额力争实现400亿元。坚持“双招双引”,大力引进技术较为成熟、成果转化快的重大项目,确保落地项目实现快速产业化。

七是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育。做优引进顶尖人才一事一议、泉城5150、泉城产业领军、泉城学者等重点人才工程,做好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外专项目和省“外专双百计划”项目,提高人才服务能力和水平,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助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筑科研创新高地,为实施“东强”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最新推荐